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方剂 > 中成药坛 > 中药通|24节气养生:雨水

中药通|24节气养生:雨水

2017-08-21 来源:中药通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很多朋友因为要预防“倒春寒”就首先想到春捂,但是春捂也要捂的“捂”要恰到好处,否则反而不利健康。具体的春捂原则是注意“下厚上薄”,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背部保暖可预防寒气损伤“阳脉之海”——督脉,减少感冒几率;腹部保暖是有助于预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2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

  雨水前后,油菜、冬麦普遍返青生长,对水分的要求较高。“春雨贵如油”,这时适宜的降水对作物的生长特别重要。

  2月18日雨水

  防“倒春寒”健脾祛湿

  节气特点

  我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

  “一候獭祭鱼;

  二候鸿雁来;

  三候草木萌动。”

  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三候草木萌动

  节气习俗

  占稻色,占卜当年稻谷的丰歉

  我国一些地方,为迎接雨水节气有诸多习俗,如占稻色,就是通过爆炒糯谷米花,来占卜当年稻谷收获的丰歉。“成色”的好坏,就看爆出的糯米花多少,爆出来白花花的糯米越多,则是收成越好;而爆出来的米花越少,则意味着收成不好,米价将贵。

  节气养生

  这个节气开始,气温逐渐回升、降水也逐渐增多。雨水节气养生三要素要记住,即防“倒春寒”、健脾祛湿和准备养阳。

  1春捂要恰到好处

  很多朋友因为要预防“倒春寒”就首先想到春捂,但是春捂也要捂的“捂”要恰到好处,否则反而不利健康。具体的春捂原则是注意“下厚上薄”,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背部保暖可预防寒气损伤“阳脉之海”——督脉,减少感冒几率;腹部保暖是有助于预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

  2健脾祛湿食芡实

  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贵如油的春雨通常会慢慢增多,但若雨水过多也会导致湿气过盛,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湿困脾胃,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黄帝内经》中说“湿气通于脾”,所以,这一时期要加强对脾胃的养护,健脾祛湿。最简单的健脾祛湿的办法便是食疗,比如芡实莲子苡仁汤。

  3睡前摩腹加提肛

  那么如何在睡觉前养护我们体内的阳气呢?按摩腹部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具体方法是:仰卧床上,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在肚皮上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200次左右即可。一来有利于促进消化,排除脾胃湿毒,二来有助于腹部的保暖,有利睡眠质量。还有一个方法是“提肛”,可固精益肾、提振阳气。

  节令美食

  雨水食粥养脾胃

  雨水时节空气湿润,肝旺而脾弱,所以应少酸多甜,以养脾胃。饮食方面可选择香椿、百合、豌豆苗、红笋、山药等,而粥类素来有健脾利湿的功效,在雨水节气前、中、后三天服用养生粥,对润和脾胃大有益处。

  补血:薏苡仁党参粥

  功效:每天早餐食用,不仅能祛湿健脾,还能补气补血。

  做法:薏苡仁30克洗净,放凉水中浸泡2小时;党参15克切成薄片,粳米200克淘洗干净。三者放入锅中加水先用大火煮沸,锅开后撇去浮沫,再用小火慢慢熬30-40分钟,放冰糖调味。

  解困:山药红枣粥

  功效:健脾和胃、镇静安神、祛湿解困。

  做法:将红枣25克用温水泡软洗净,粳米100克淘洗干净,山药25克去皮洗净切成小块;红枣、粳米、山药放在一起煮成粥,吃时放适量白糖搅拌即可。

  节令中药

  春季养生,一般宜选用有益气升发、养阴柔肝、疏泄调达作用的中药,以顺应阳气升发的特性,做到温养阳气,升而不散,温而不热。常用的中药有制何首乌、生地黄、白芍、枸杞子、川芎、太子参、黄芪、芡实等。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