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悄然过去,转眼已到开学。重返校园的孩子们经过一个暑期的放松,视力都还好吗?如今的儿童青少年视力问题十分严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针对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家长们也对孩子的视力问题更加上心,暑假期间纷纷都带着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但近视问题不是配了眼镜就可以解决,无论你是否近视,了解关于近视的基本知识都对近视的预防和控制有所帮助。
近视也分“真假”
随着社会对近视问题关注度的不断上升,“假性近视”这个概念已经逐渐进入大家的视野。
假性近视简单来说就是用眼过度引起的近视假象。由于青少年儿童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引起调节紧张或调节痉挛,看远时不能放松调节,导致视力下降,验光结果为近视。在使用睫状肌麻痹药松弛调节后,可以检测出真实的度数。通过合理用眼和适度用药是可以让视力恢复的。
相对而言,我们所说的近视是“真性近视”,是眼球拉长,远处的物体不能在视网膜聚焦,而在视网膜之前形成焦点,导致远方的物体模糊不清。即使用药也不会消失。
区别真假近视,需要进行医学验光,通过散瞳检查来测出真实度数。如果未判断出假性近视,盲目配镜,反而会导致视力下降,最终发展为真性近视。
戴眼镜不会让近视度数加深
不少家长认为戴眼镜会让近视度数加深,在配了眼镜后也不敢让孩子久戴,这其实是误区。青少年儿童如果是真性近视且响到学习生活,则应佩戴眼镜。
一般来说,孩子的近视度数超过200度时建议全天佩戴,时摘时戴会使眼睛经常处于远近视物均不清晰的状态,容易加深近视。近视低于200度的青少年,因为近距离阅读时视物还是清晰的,可以选择看远、看黑板时戴镜,看近写字时摘镜。
青少年儿童处于身体的发育期,眼球同样在不断发育,所以近视的增长是难以完全避免的。但戴眼镜后度数加深过快,多是因为不良的用眼习惯,和眼镜本身关系不大。控制近视度数增长,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根据医生的嘱咐合理配戴眼镜。
近视发展过快可尝试“OK镜”
当然,也有不少家长学生根据医嘱验配眼镜、定期复查,近视控制效果仍然不理想,这类患者可以考虑验配角膜塑形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OK镜”。
OK镜是一种硬性隐形眼镜,晚上睡觉时戴,通过其特殊的设计对角膜进行塑形,从而降低一定量的近视度数,白天无需戴眼镜。
家长正在帮助孩子试戴OK镜
目前OK镜是学界公认的对近视发展有良好控制效果的手段。我国已经批准上市的角膜塑形镜的矫正屈光度最高为600度。但从临床效果来看,一般建议近视500度以下的患者佩戴。
OK镜属于角膜接触镜,是长期接触人眼角膜的眼科光学器具,属于三类医疗器械,有一系列严格的检查及试戴流程,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佩戴,以保障其有效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