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眼科频道 > 眼科疾病 > 眼外伤 > 女子患奇怪精神障碍 滴清洁剂致自身失明

女子患奇怪精神障碍 滴清洁剂致自身失明

2015-10-14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肢体健全认同障碍(英文缩写BIID)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它会令身体健全的人产生强烈的、成为残疾人的渴望。这正是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一名女性故意在自己眼中滴入下水管道清洁剂,导致自己瞎掉的原因。

  家住美国北卡罗来纳州30岁的Jewel Shuping从小就很迷恋失明。她说:“我三岁或者四岁的时候,我的母亲有一次发现我晚上在大厅里走。我六岁那年,觉得失明是一件让人很舒服的事情。”因此她会花大量时间盯着太阳看,希望这样做能损坏她的眼睛视力

  随着她年龄的增长,她对失明的迷恋越来越深,等到Jewel进入青春期,她已经自己学会戴着厚厚的黑色太阳镜四处走动。她在18岁那年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根手杖,20岁那年已经能熟练使用盲文。她表示:“我会闭着眼睛游泳,假装自己是盲人,但成为盲人的这个想法在我脑海中占据的位置越来越大,在我21岁那年我终于忍不住了。”

  最后,Jewel找到了一名心理医生帮助她成为盲人。2006年,那名心理医生给她的两个眼球分别滴了几滴麻醉药之后,又分别在她的眼睛里滴入了下水管道清洁剂。这样做非常痛苦,但想到马上就要成为盲人了,Jewel又觉得很开心。她说:“我的眼睛非常痛,下水管道清洁剂顺着我的脸颊流了下来。但我能想到的只有‘我马上就要失明了,事情都会好的。

  她马上被送到了医院,医护人员尽一切力量试图来保留她的视力。她说:“第二天我醒来的时候非常开心,但我睁开眼睛之后我非常愤怒,我居然还能看到电视屏幕。”然而六个月后,她的视力慢慢消失,最后完全失明。

  Jewel的家人了解到她是故意令自己失明之后,他们遗弃了她。只有她的前未婚夫Mike(此人由于自然原因成为了法定盲人)还支持着她。Jewel目前正在努力获得教育学位,她表示她不后悔自己做的这一切。她现在只想帮助其他盲人过着独立的生活。她还试图增加BIID的存在感,鼓励其他患有这种心理疾病的人寻求专业帮助。

  她警告说:“不要做出像我一样的事情。我了解自己的需要,但可能有一天我这种情况可能还有得治。患有BIID的人会让火车碾过他们的双腿,冷冻干燥他们的双腿或者跳下悬崖让他们自己瘫痪。这样做极其危险,他们需要专业帮助。我明白别人因有人故意自残而愤怒的感受。他们认为这是一种获得社保的策略,是一种浪费,社会应该更加关注那些无意中伤残的人。但我觉得我成为残疾人的方式其实无伤大雅。如果有人说我这样让自己变成盲人完全是自私,那我只能说更自私的是拒绝治疗心理失调的人。这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大脑失常的需要。成为盲人满足了我内心最深层次的需要。”

  精神病专家Michael First博士创造出了BIID这个词,他表示这种心理疾病很难治愈。他说:“有人意识到他们自己的这种想法不同寻常,他们知道这是他们内心的需求,但他们也没有办法解释这种情况。”

精神障碍 滴清洁剂致自身失明" width="400" height="300" src="//img.jianke.com/article/201510/20151014164230570.jpg" />

  提示:当化学物质进入眼睛时应立即用清水清洗

  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化学伤害眼睛的危险时刻存在。临床上碰到的眼睛化学伤害以化学物质误伤为多,主要是酸碱烧伤,其中又以碱性固体烧伤最为常见,约占70%~90%。常见伤害物质除石灰等腐蚀性粉尘、颗粒或结晶外,还有过氧乙酸、漂白粉、洗衣液等酸/碱性消毒清洁剂;有治癣液等外用制剂;更有胶水、香蕉水等有机溶剂。此外各种刺激性气体、实验溶剂等也可引致眼睛损伤。

  酸碱物质造成眼睛伤害的严重程度有很大差异,其结果必然不同。酸性物质能使接触面人体组织蛋白凝固坏死,从而阻止酸性物质继续向深层渗透,组织损伤相对较局限;而碱性物质却能迅速溶解接触面组织内的脂肪和蛋白质,使残留的碱性物质继续侵蚀深部组织,加重局部伤害,因此碱性物质的损害程度往往比酸性物质更严重,预后也更差。

  眼睛的化学伤害会造成很多后遗症和并发症,如角膜斑翳、角膜白斑,甚至角膜穿孔,导致不同程度的视物障碍;有些还可出现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白内障、假性胬肉、睑球粘连等改变,严重影响眼球外观和功能;更有甚者出现眼球萎缩、视力丧失。

  值得一提的是,一旦酸碱物质进入眼部,必须马上用水冲洗。理论上,最佳冲洗液的选择当然应该根据酸碱平衡原理作中和处理,即酸性物质用碱性溶液冲洗,碱性物质则用酸性溶液冲洗。但是,日常生活中常常会事与愿违,现场往往找不到合适的中和液,此时就应该当机立断,就地取材,用清水(如自来水、矿泉水或干净的井水、河水)冲洗。但是,有些人出了事故并不马上冲洗,却急着赶往医院,殊不知,有时这短短的三五分钟耽搁却恰恰错过了最佳抢救时机,甚为可惜。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