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眼科频道 > 眼科疾病 > 眼外伤 > 论鼻内窥镜下纸板击出性骨折复位术

论鼻内窥镜下纸板击出性骨折复位术

2014-10-23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纸板为眶壁的最薄弱处,骨折的发生可能与筛窦的发育及气化程有关,本组6例筛窦气化良好,筛房宽大,对外力的承受能力变小,易发生骨折。颅骨电测试验结果也表明:筛骨纸板亦较眶底壁易发生骨折。另外,CT的普遍采用亦有助于诊断率的提高。

  一、发病率

 

  以往有限的报道多以眶底壁骨折为主,单纯纸板骨折的发生率较低。本组病例以纸板骨折居多(6/8),考虑除主要与本组病例受外力的强度、作用部位及眶壁的解剖特点有关外,也与以往对该病认识不够充分及检查手段不完善有关。6例纸板骨折均系局部拳击所致,作用力不很剧烈。纸板为眶壁的最薄弱处,骨折的发生可能与筛窦的发育及气化程有关,本组6例筛窦气化良好,筛房宽大,对外力的承受能力变小,易发生骨折。颅骨电测试验结果也表明:筛骨纸板亦较眶底壁易发生骨折。另外,CT的普遍采用亦有助于诊断率的提高。

  二、诊断

  有眶部外伤史及眼球凹陷、复视等症状,结合CT检查,一般都能明确诊断。但应注意排除眼球本身的疾患,如眼球破裂及眼球萎陷症等。CT检查对纸板骨折的诊断起着决定性作用,它不仅能确定骨折的部位,而且能对骨折的程度,范围进行较为细致的测量。CT扫描应以窗位-90Hu~-100Hu,窗宽1000Hu~1500Hu,层厚3mm进行水平及冠状扫描,以更清楚的显示纸板。以上下、前后的骨折缘连线为基线测量骨折位移程度及范围,借以初步估算眶内容积的扩大程度。眼球凹陷程度主观表现为有眼窝凹陷,睑裂变小,眼球后退,影响容貌。客观检查:用Hertel眼球突出计或双面带刻度的透明尺测量,要两眼交替测量2~3次,以求精确。

  三、手术指征及时间选择

  目前手术指征及时间选择尚有争议。我们认为:眶内侧壁骨折的处理原则应不同于眶下壁者。因为临床上我们经常遇到经CT证实的大多数纸板骨折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故也不需要治疗。纸板骨折症状出现的早晚或出现与否,一般与骨折的程度及范围成正比,越重越早,越轻越晚,甚至不出现。急性损伤的早期由于眶内和眶周组织肿胀、血肿等因素,症状往往不被表现,待肿胀完全消失后,症状逐渐明显。本组病例,1例症状在伤后15d出现,4例在1个月出现,1例为2个月。手术的目的主要是恢复容貌及消除复视。

  手术指征:①CT证实有纸板击出性骨折;②眼球凹陷>2mm,影响容貌或伴复视者;③伴有鼻窦炎或泪囊炎及眼球运动障碍等从美容角度考虑也可行此术。

  手术时间:最好是在症状出现1个月后实施。理由有4个:①纸板击出性骨折是在一定范围内对筛房的压缩,可能不出现眶容的疝出及嵌顿;②眼球凹陷都经历一个显现、加重、稳定的过程,手术宜在稳定期进行,以保证良好的手术效果;③骨折常伴有眶壁骨膜损伤,过早手术易致眶内感染,手术宜在眶隔完整性恢复以后进行;④纸板骨折后其骨性愈合不易发生,本组病例中(最长7个月)术中骨折处未见骨性愈合现象,故晚期手术不至发生复位困难。

  四、术式选择及注意事项

  眶内壁骨折的治疗可采用经鼻外开筛法,优点是视野开阔,便于操作,缺点是创伤大,面部疤痕。我们认为:其更主要的缺点在于它去除了纸板前端的大部分硬骨,使纸板失去重要的支撑点,从而对远期疗效可能产生影响。传统的经鼻内开筛法由于视野狭小,迄今临床已少用。受内窥镜眶内减压的启发我们采用鼻内窥镜下纸板骨折复位术,具有手术入路简捷,视野清晰,操作简单,眶内侵袭少,效果确切,无面部疤痕等优点。但术者需具备良好的内窥镜操作技能、经验及筛窦解剖学知识。手术要求明视、细致、准确,注意筛窦去除的范围原则上应与骨折范围相同,尽量不要超出,以免纸板失去过多支撑,影响远期疗效。复位时宜使患侧眼球凸度提高于健侧1mm。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