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药品审评制度改革之后,一系列促进药物研发、提高药品质量的政策陆续落地。国内整个医药产业正在进入全新阶段,创新药的数量也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在国内新药申报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也有不少优秀的创新药企积极布局国际市场,预计2020年将有国产新药在美国上市。中国第一个在美国上市的原研药物即将出现,最终将花落谁家?
百济神州:BGB-3111和BGB-A317
百济神州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根植于中国的全球性商业化生物医药公司,致力于成为分子靶向药物和免疫肿瘤药物研发及商业创新领域的全球领导者。自2015年药审制度改革以来,中国的医药环境发生了很多变化,特别是CFDA对有中国研究者参与的全球临床研究提供了大力支持,促进中国临床试验融入全球临床开发体系,加速了创新药物在本土上市的进程。借政策东风,百济神州成为了唯一在中国和全球同步开展注册性临床试验的中国抗肿瘤生物制药企业。
截至目前,百济神州正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数十项临床试验,其中已经启动和即将启动的国际多中心III期研究和关键性II期研究多达14项。百济神州自主开发的第二代BTK抑制剂Zanubrutinib(BGB-3111)是目前研发进度最快的项目,现有临床数据优于同类已上市药品。百济神州宣布FDA授予Zanubrutinib治疗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患者的快速通道资格,计划2019年上半年提交美国新药上市申请,预计能于2020年之前获批上市。
百济神州也是国内少有同时拥有PD-1和PD-L1研发管线的企业,旗下PD-1单抗BGB-A317广受关注,该药与目前获批上市的PD-1抗体不同,其在Fc区域的设计能最大程度上减少由其他免疫细胞带来的负面调节作用。该PD-1单抗已在霍奇金淋巴瘤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将于今年下半年在国内提交上市申请。极具潜力的研发管线,让众多投资者对其相当看好,资本的涌入,也极大的推动了百济神州各项临床试验的进行。
康弘药业:康柏西普,国产单抗的骄傲
康弘药业旗下子公司康弘生物于2016年9月30日取得美国FDA关于准许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在美国开展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III期临床试验的通知,引发业内轰动,这意味着康柏西普在美国市场的申报被免除Ⅰ期和Ⅱ期临床试验,直接进入Ⅲ期。这也是康柏西普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
2018年5月21日,康弘药业发布《关于子公司在美国开展康柏西普玻璃体腔眼用注射液临床试验项目启动的公告》,将在全球多地展开临床试验,预算高达15亿人民币,这也是国内企业美国迄今为止最高标准的一项临床研究。康柏西普在国内具有良好的口碑,效果、价格与雷珠单抗比均有优势,目前是国内治疗黄斑变性药物的龙头产品。此次重金布局国际市场,可以看出康弘药业的野心,若试验一切顺利,预计康柏西普最快将于2020年在美国上市。
目前全球抗VEGF眼用注射液市场规模超90亿美金,未来有望突破100亿美元。目前,全球抗VEGF眼用注射液主要包括雷珠单抗和阿柏西普。2017年,全球抗VEGF眼用注射液市场规模约92.37亿美金,其中雷珠单抗约33.08亿美金、阿柏西普约59.29亿美金。
随着全球老龄化不断加速,未来预计将突破100亿美元。康柏西普将与目前美国已上市的最优品种阿柏西普进行头对头试验,若成功获批上市,将受益于抗VEGF眼用注射液领域交替用药的特性。预计康柏西普获批后有望占据海外市场15%左右份额,海外峰值销售有望达到15亿美金。
和记黄埔医药:沃利替尼,高选择性c-Met靶向药
和记黄埔医药成立于2002年,专注于研发治疗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创新药物,目前公司共有300余名来自海内外,拥有丰富新药研发经验的科研人员,研制出了一系列高选择性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记黄埔医药目前正在北美、欧洲、澳大利亚及大中华区广泛开展临床研究,公司旗下沃利替尼是其研发进度最快的重磅抗癌药。
沃利替尼(AZD6094,HMPL-504)是和记黄埔医药(上海)有限公司和阿斯利康公司共同开发的一种高选择性口服小分子c-Met激酶抑制剂(IC504nM)。在一系列临床前肿瘤动物模型中已证明其可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尤其是对携带c-Met基因扩增或c-Met蛋白过度表达等异常的肿瘤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沃利替尼在晚期癌症患者的临床试验中显现出良好的安全性,耐受性及药效/药代动力学特性,其在多种肿瘤类型中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目前,沃利替尼的全球开发已涵盖多种c-Met异常的实体瘤,包括非小细胞肺癌,肾癌,胃癌及结直肠癌等,在多个适应症中都进入了关键研究,其中针对乳头状肾细胞癌临床试验已经进行到三期。目前,全球暂时还没有选择性的c-Met抑制剂成功上市,而沃利替尼有望成为first-in-class品种,成为全球第一个高选择性c-Met靶向药,拥有成为重磅药物的潜力。
沃利替尼在全球的研发进展
贝达药业:爱沙替尼(X-396),新一代ALK抑制剂
贝达药业是国内比较典型的单品打天下的企业,依靠其主打产品埃克替尼在国内抗癌药物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但现在依靠“单品打天下”的日子显然已经不好过。贝达药业发布的2017年财报显示,公司营收净利均出现下滑,埃克替尼的主要竞品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在中国的专利已到期,多家企业积极申请吉非替尼仿制药,层出不穷的竞品抢占市场,对贝达药业来说压力不小。
通过不到一年时间的合作并购,贝达已经布局了6个处于临床I~Ⅲ期的创新药品种,其中便包括ALK抑制剂爱沙替尼。同时随着2018年上半年财报预告的公布,可发现贝达药业的埃克替尼以价换量的意图已经得到市场的充分反馈,销售量同比增长了28.54%,多条药物研发管线在积极推进中,前景一片大好。
爱沙替尼是单靶点(ALK)抑制剂,是第二代ALK抑制剂。最初由Xcovery研发,2014年授权给贝达药业。爱沙替尼国内外均有申报,国外NSCLC适应症开展III期临床,黑色素瘤开展II期临床;国内开展NSCLC三期临床。爱沙替尼可有效治疗脑转移,其对ALK突变,如T1151M、G1269A、L1196M、G1202R和V1149M,均显示活性,对ALK阳性患者的总应答率达92%。
ALK抑制剂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数据显示,爱沙替尼和罗氏制药2017年获批的艾乐替尼是疗效最好的两个品种。在国际市场,爱沙替尼很大可能是第3个一线ALK抑制剂,其疗效优于2017年先后获批的前两个ALK抑制剂色瑞替尼和艾乐替尼,若能顺利获批,预计海外销售市场将达到3亿美元。
亿帆医药:第三代长效G-CSF,贝格司亭
2016年,亿帆医药10亿元收购创新药研发公司DHY(健能隆)53.6%的股份,获得先进新药研发平台及一系列处于临床和临床前阶段的创新型大分子生物药,其中包括已在全球和中国进入Ⅲ期临床的创新药贝格司亭(F-627)。
贝格司亭是新一代重组长效型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其功能分子G-CSF和另一类集落刺激因子GM-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临床上都是主要用于治疗肿瘤患者因放化疗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防止感染或者其他并发症,是辅助肿瘤治疗的常规手段。
从全球销售情况来看,G-CSF市场份额基本被安进的产品占据,在整个G-CSF市场上占据主要地位。在国内市场,已上市的长效G-CSF药物有石药集团的津优力、齐鲁制药的新瑞白和恒瑞的19K。
目前,短效型G-CSF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乙类)多年,地位短期内难以动摇,长效G-CSF需要用疗效优势来竞争市场份额。从目前公布的临床试验信息来看,贝格司亭疗效不劣于安进Neulasta,安全性相似,若一切顺利,预计能在2019年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
舒肝理气、利胆。主要用于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及胆结石肝胆郁结,湿热胃滞证。
健客价: ¥28清热泻火解毒,化瘀凉血止血。用于火毒血热所致的身热烦躁、目赤口疮、咽喉牙龈肿痛、大便秘结;咽炎、扁桃体、牙龈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0用于手足皲裂。也可用于角化型手足癣引起的皲裂。
健客价: ¥7.8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用于糖尿病肾病属气阴两虚兼夹血瘀证,症见咽干口燥,倦怠乏力,多食易饥,气短懒言,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尿混或浑浊。
健客价: ¥89平肝潜阳,镇心安神。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急躁易怒、心悸、失眠;高血压病及原发性高脂血症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49本品适用于预防(成人和儿童)和治疗(成人)A型流感病毒感染,详见包装内部说明书。
健客价: ¥12清热解毒。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症见发热、咳嗽、咽痛、头痛、鼻塞、喷嚏、舌尖边红、苔薄黄等。
健客价: ¥21平肝潜阳,镇心安神。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急躁易怒、心悸、失眠;高血压病及原发性高脂血症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31本品适用于治疗各种类型抑郁症(包括伴有焦虑的抑郁症)及广泛性焦虑症。
健客价: ¥100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短期(4周和6周)对照试验中确立了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选择阿立哌唑用于长期治疗的医生应定期重新评估该药对个别患者的长期疗效。
健客价: ¥52抑郁症。
健客价: ¥35本品为消化道促动力剂,主要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有:胃灼热、嗳气,恶心,呕吐,早饱,上腹胀,上腹痛等消化道症状者。
健客价: ¥25各种类型抑郁症,包括伴有焦虑的抑郁症及广泛性焦虑症。
健客价: ¥75本品为消化道促动力剂,主要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伴有烧心、嗳气、恶心、呕吐、早饱、上腹胀、上腹痛等消化道症状者。
健客价: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