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健康头条 > 儿童发热如何用药,基层医生需要知道这七个问题

儿童发热如何用药,基层医生需要知道这七个问题

2018-06-05 来源:基层医生俱乐部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一般情况下不推荐儿童使用退热的针剂。建议尽量避免给儿童肌肉注射给药,因为这种给药途径可引起注射部位红肿、疼痛,使用不当甚至有可能造成患儿臀部肌肉萎缩,重复的肌肉注射还可能造成患儿焦虑和恐惧等而导致不配合医生的治疗。

发热是儿童中非常常见的问题,也是基层医生经常碰到的问题。却也经常会成为一个让医生头痛的难题。近日,国家药监局对柴胡注射液说明书做了大的修改,在禁忌项中,增加了“儿童禁用”一项。另一退烧特效药安乃近又频频爆出不良反应多。如此面对发热,您还会怎么用退热药?

1高热就要用退热药吗?

1.应根据小儿发热原因考虑是否用退热药

①WHO建议当小儿肛温高于38.5℃时,应采用安全解

热药治疗,体温低于38.5℃,一般不用退热药,因一定程度的发热,可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多用物理降温,但有高热惊厥者除外。

②对生理性发热,以环境降温、通风、减少衣着、松解包被。必要时可用温热毛巾擦身,禁用解热药。

③药物热,多发生在开始治疗的第7—10天,若再次接触,可在数小时发生;可为任何热型,但以弛张热或间歇热多见;多数患儿继发热之后出现皮疹、关节痛和肌肉痛,及时停药后体温即恢复正常。

④捂热综合征,多由于婴儿受保暖过度或包裹太多闷热所致,主要对症治疗及处理并发症,不用退热药。

2怎么选用退热药?

(1)大多指南的共识是,<3个月的小婴儿发热建议采用物理降温方法为主,退热药多适用于3月以上的患儿。

(2)有使用退热药适应证时,应选择毒性低、不良反应明确且少、患儿易接受剂型的退热药。口服药物与塞肛药物的作用时间、退热效果和副作用等都没有明显差别,能接受口服者尽量选择口服。如果有严重呕吐、小孩拒绝吃药等情形时,可考虑使用肛门塞剂。

(3)目前认为最适合儿童使用的退热药还是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

①≥2~3月龄的患儿,推荐口服对乙酰氨基酚;

②≥6月龄的患儿,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但不推荐使用复方锌布颗粒、复方小儿退热栓等复方制剂的退热药,而且一定要避免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如某些复方抗感冒药)。

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的退热效果和安全性相似,选用上与发热程度无关。

(4)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甲强龙等不能作为退热药用于患儿退热,除非有急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病情严重者。

(5)安乃近:安乃近、保泰松等不仅可引起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减少,还可引起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应尽量避免使用,所有年龄都不推荐使用。

(6)阿司匹林:包括其衍生物如氨基比林、安替比林、赖氨比林、氨酚比林、安痛定等,与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的退热效果相当,并无优势,反而副作用更多,如可影响血小板功能、增加胃溃疡和胃出血、瑞氏综合征等风险以及水杨酸过敏反应等,故不推荐阿司匹林作为退热药在儿童中使用,但可仅限用于儿童风湿热、幼年关节炎和川崎病。

(7)尼美舒利:作为儿童退热剂的应用还有待积累更多的证据,疗效和不良反应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12岁以下儿童不建议使用。

3退热针剂可以用吗?

一般情况下不推荐儿童使用退热的针剂。建议尽量避免给儿童肌肉注射给药,因为这种给药途径可引起注射部位红肿、疼痛,使用不当甚至有可能造成患儿臀部肌肉萎缩,重复的肌肉注射还可能造成患儿焦虑和恐惧等而导致不配合医生的治疗。

4推荐两种退热药联用或交替使用吗?

建议选用一种退热药即可,不要联合使用。每次用药约1h后再探体温,因据临床观察,多数患儿服药后,在将退热前常有一短暂的体温反跳升高现象,如过早探温,极易认为该药退热效果差而改用他药,这样往往造成发汗过多等不良后果。

有些医生用了一种退热药感觉效果不好,就马上换另一种药,虽然商品名不同,但实际上是同一种退热药。甚至有的医生不注意学习,搞不清如此繁多商品名药品的成分,也开具重复用药的处方。因此无论医生还是家长,一定要搞清药物的成分,避免重复用药引起不良反应。

5如果一直发热,退热药要一直用吗?

目前认为,对发热的患儿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等退热药时,只有当患儿表现出不适时才需要考虑是否继续使用,当患儿的不适并未减轻时可考虑更换其他药物,但切勿同时使用两种退热药。

6退热药效果不理想怎么办?

现有的研究显示,发热的程度不能预测疾病的严重程度,退热药不能有效地缩短发热的病程,其退热效果也不能用来鉴别发热的病因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如果退热药效果不理想,应该积极寻找导致发热的病因,对因治疗更重要。

7G-6-PD缺乏症患儿用什么退热药?

G-6-PD缺乏症患儿在常规治疗剂量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退热药相对还是安全的,不会有明显溶血性贫血的危险。但切记不要大剂量或过量使用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退热药,更不应使用阿司匹林、乙酰苯胺、非那西丁、氨基比林、安替匹林、保泰松等药物退热。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