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医药科研 > 急诊CAP患者抗生素初始治疗研究启动

急诊CAP患者抗生素初始治疗研究启动

2018-02-08 来源:医师报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会议由朱华栋教授主持。首先于学忠教授阐述了本研究的背景及重要意义,对各研究中心提出了殷切期望。朱华栋教授对研究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

为优化急诊科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治疗,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牵头的“急诊CAP患者抗生素初始治疗研究”于2017年12月26日在北京丽亭酒店正式启动。全国各地16家医院参与了本研究。

出席本次启动会的医院和专家代表有: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于学忠教授、朱华栋教授、徐军教授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魏捷教授等,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邓颖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向旭东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田英平教授,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李桂云教授,广东省中医院奚小土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梅勇教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方芳教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张晨光医生等,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李晨医生等,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贺巧云医生等,金华市中心医院景道远医生等,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吴嘉荔医生等30余位专家。

会议由朱华栋教授主持。首先于学忠教授阐述了本研究的背景及重要意义,对各研究中心提出了殷切期望。朱华栋教授对研究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此后,与会专家就研究实施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专家们对本研究的顺利完成充满信心。本研究是中国急诊医学联盟组织的第三项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由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独家赞助。

研究背景

在急诊CAP患者中评估抗菌药应用对初始治疗失败的影响,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急诊CAP患者常用的抗菌药包括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等。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于评价莫西沙星对比β内酰胺类联合或不联合大环内酯类药物,对初始治疗失败的影响。此外,还将观察由初始治疗失败导致的ICU入住率、30d病死率、计划外再次就诊、治疗成本上升、药品不良反应等。

研究概要

主要入选标准为:需要住院或留观治疗的成年CAP患者。计划纳入314例患者。随机给予莫西沙星(拜复乐?)或头孢曲松±阿奇霉素治疗。研究主要指标为初始治疗失败率。

专家访谈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于学忠教授

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在入院后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大部分CAP患者在急诊进行初诊和治疗,对其中的重症患者需早期识别危及生命的危险因素,稳定器官功能,另一部分CAP患者需留观接受治疗。急诊CAP的诊治,需在合理评估患者病情后进行分层,及时初始经验性抗菌治疗。规范治疗既能提高患者的诊治疗效,降低死亡率,也能节约医疗资源。

开展这项研究是为了深入了解初始治疗失败的原因,包括抗菌药选择对初始治疗失败的影响,最终能为CAP初始经验性治疗提供依据,提高急诊科研水平和医疗质量。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朱华栋教授

CAP是急诊科的常见病,如何优化CAP的诊治,是急诊科医生普遍关注的话题。“初始治疗失败”指CAP初始治疗后,患者症状无改善,需更换抗感染药物。临床上包括两种形式:(1)进展性肺炎,入院72h内进展为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支持,或脓毒性休克需血管活性药物治疗;(2)对治疗无反应,初始治疗72h,患者不能达到临床稳定标准。

CAP初始合理选择抗菌药仍是减少CAP治疗失败的关键之一。有国外研究显示,与单用β内酰胺或β内酰胺联合大环内酯相比,莫西沙星的治疗失败率显著降低,而治疗成功患者的医疗花费显著低于治疗失败患者。但目前缺乏国人自己的数据,急诊科开展这一研究,其学术意义无疑是巨大的。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肖盟

CAP致病原的组成和耐药特性在不同国家、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且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迁。目前国内多项成人CAP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肺炎支原体和肺炎链球菌是我国成人CAP重要致病原。随着病毒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呼吸道病毒在我国成人CAP病原学中的地位逐渐受到重视。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主要承担了中心实验室的工作。希望本研究的病原学结果为我国CAP的经验治疗方案提供新的依据。

湖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魏捷教授

临床上常见的CAP治疗失败原因包括:致病原鉴定正确但抗菌药选择或对应剂量不正确;致病原对所选抗菌药耐药;剂量不对,如病理性肥胖、体液过多;正确的药物和剂量,但感染被隔离,如脓胸;阻塞性感染,如肺癌和呼吸道异物;致病原鉴定错误;未鉴定出致病原且经验性治疗错误;非感染;药物热;存在未被识别的感染和合并其他感染等。

急诊科的感染性疾病诊治有其特殊性,由于患者病情紧急,医生往往没有太多时间等待病原学结果,绝大多数靠经验治疗。此外,鉴别诊断的压力非常大。再者,急诊科的患者通常病情相对偏重,急诊科医生要在本身诊断较困难的情况下,尽可能做出恰当的治疗选择,具有很大的挑战性。然而,恰当与否如何判断?急诊科患者流动快,医生也在轮换,常常无法看到患者的临床结局,这是需要弥补的一点。

因此,需关注“初始治疗失败”这一概念。对于急诊CAP患者,更准确的经验性抗感染治疗选择需结合流行病学史,了解当地该时间段的病原流行情况,还要结合诊治经验,并结合患者具体情况。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

急诊患者发病急,流动性大,应诊时间不连续,故急诊抗菌药物的使用多为经验用药。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早期经验性治疗,是治疗社区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手段。

但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不良反应增多、细菌耐药性增大,治疗费用的攀升,以及治疗失败等,给患者健康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如何有效且安全地使用抗菌药物,是临床上值得注意的问题。因此在急诊科开展CAP初始治疗研究是有意义的。

希望在全国多中心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区域特点,也希望研究结果能更好地下沉到基层。基层医院在CAP诊断、抗菌药的选择,还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我们从科研出发,最终是为了面向基层,提倡合理用药。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急诊科向旭东教授

CAP初始治疗失败后果严重,显著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成本,增加病死率。在我国,CAP初始治疗失败的原因包括处方不规范,不了解当地细菌耐药流行病学,未有效鉴别感染和非感染肺炎等。希望急诊科医生在初始治疗后,关注疗效评价,养成一种思考的习惯。对初始治疗失败者,能及时分析原因,调整治疗方案。

莫西沙星具有在肺组织浓度高、抗菌谱广等特点。因此,研究有望证实莫西沙星能切实降低初始治疗失败率。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