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行业动态 > 【燃点】7位医药产业顶级投资人争锋:新药投资过热会成为一场击鼓传花吗?

【燃点】7位医药产业顶级投资人争锋:新药投资过热会成为一场击鼓传花吗?

2017-09-29 来源:E药经理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对医药产业的投资,尤其是对创新药的投资是不是太热?其中有没有泡沫?有多大?这会不会是一场击鼓传花的烧钱游戏?当一二级市场价格倒挂的担心是否已经成为现实?听7位医药产业顶级投资人与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原会长于明德坐而论道,这些疑问都有了答案。

  一个从医药产业界和医药投资圈都认可的共识,是随着近两年来的药审改革,给了中国创新药一个蓬勃发展的机会,也让关注创新药的资本分外活跃。这也是此论坛环节主持人,华盖资本创始人许小林抛出目前对于创新药的投资是否过热?是否有泡沫?这一问题的初衷。

  显然,大家的观点并不相同。

  于明德认为,对新药投资的火热没有什么不好,“火不等于是泡沫啊?泡沫有点也无妨。”

  杉杉医疗集团董事长沈波认为创新药在临床使用上的稀缺,研发人才、海归创业者的增多,医药研发产业链的逐渐完备,使得投资机构有机会接触更多的创新药项目。

  博远资本创始合伙人陈鹏辉认为资本市场对新药投资关注度的提升,可以让创业的科学家成功的速度变得比之前更快。他认为投资创新药一方面看项目,另一方面也要看创业者及其团队,因为“如果投对了一个企业家的话,即使这个产品没有做出来,一定会把下一个和第三个产品帮你做出来。”曾经投资过华大基因和再鼎的陈鹏辉回忆,事实上当时在作出投资决策的时候,觉得这两家的价格已经不便宜了,但随着这两家公司的上市,“回报还是不错的。”

  2016年刚募集了一支超过10亿元的医疗健康基金的松禾资本,其董事长罗飞认为“相对于移动互联网来讲,医疗健康领域是投资太少”。因为按照医药产业中有几千家企业,且每一个新药的研发需要大概的10年的周期来看,产业链的深度和宽度决定了其中会有投资机会。

  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蔡大庆总结目前中国新药投资现状是4个字:冷热不均,“总体的热度跟大的行业来说还不够,但是局部有些过度”。过热的表现之一就是一窝蜂都涌向某一个具体类型的新药项目,例如投出二三十家PD-1/PD-L1。蔡大庆认为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同医药产业投资人的自身对产业的认识深度有关,只关注药物研发本身及其估值的高低,而忽略了药物后期的上市和市场准入、销售方面的潜在的风险。

  从2001年就开始活跃在资本界的高特佳投资集团董事长蔡达建认为目前资本界对创新药的火热事实上是一种很好的状态,“我觉得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以前大家都是抱怨,为什么你们这些投资机构只投成熟项目,你们为不往前投?现在基金敢投前期了,这是非常好的事情。”如果,“企业家拿不到钱,创新拿不到钱,整个市场就冷却了,那才是我们担心的,所以我们真的不用为过热担心。”

  但同时,也要正确面对投资界“愿赌服输”的商业规则,“可能这个行业吸引了很多资金,可能成功的案例并不是那么高,可能少数的人卷走了这个行业的钱,但是这就是一个行业的特征。”

  大家对新药投资热闹背后的担心是一二级市场的价格会不会出现倒挂?“倒挂就像击鼓传花,”但最终伤害的还是医药产业本身。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