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加成终于取消了,药品重新又回到其治病救人的功能上,不再担当本不应由其担当的费用补偿功能,这与其说是改革,毋宁说是“回归”,只是回归的路走得太艰难太漫长了!
加成取消后,药品在医院流通应属“平进平出”,虽说没有了加成的“利润”,但按理说也不能一下就变成“成本”。之所以大家非要说它是成本,是因为一个大家都知道却没有往深里想的医保政策——“总额预付”。“结余归己,超支分担”。于是乎,药品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变成了成本,成为众人避而远之的“瘟神”。其实“药”还是那个药,无所谓好与坏,只是和药相关的人寄予它太多的想法罢了!
从北京医保基金的花费来看,存在两个颇具特色的事实:一是药品支出占比大,二是门诊费用远超过住院。之所以说它有特色,是因为这种费用结构非常不同于其它国家和地区。大道至简,虽然简单的事实,但其背后掩藏的却正是医疗问题的症结所在。在这种价格体系和积习行为下,不改变支出的结构,或者通俗的讲不去疏通正常的渠道,不把大坝上的“蚁穴鼠洞”堵上,再多再宏大的源头输水也会前行不远,悄无声息的漫入“暗沟”里去了。
大禹“疏堵”结合的治水经验或许有助于理解当下的“医药分开”。所谓“堵”就是“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阳光采购”政策,减少药品使用及流通环节的“跑冒滴漏”,保障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所谓“疏”就是设立医事服务费,调节医疗价格,让体现医务人员“技术”价值的费用“涨”起来,让大型检查等体现“物”价值的费用“降”下去,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逐步理顺“扭曲”的费用支出导向,优化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先贤说过,一打纲领不如一个行动。动起来毕竟是好的,而且动的越早既得利益的阻碍会越小些,回归的路途走得会更顺畅些!
养阴生津。用于面黄肌瘦,津少口渴,腰膝酸软,食欲不振,头晕眼花,心悸气短,神经衰弱。
健客价: ¥28用于单纯疱疹或带状疱疹感染。
健客价: ¥4.8泻热导滞,润肠通便。用于热结便秘,长期卧床便秘,一时性腹胀便秘,老年习惯性便秘。
健客价: ¥8.5调节三高、提高视力、益智健脑、抗菌消炎。
健客价: ¥138高血压病。
健客价: ¥20配合饮食控制治疗Ⅱ型糖尿病。
健客价: ¥67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健客价: ¥12用于发热及轻、中度的疼痛。
健客价: ¥15用于治疗抗雌激素治疗无效的晚期乳腺癌绝经后患者。
健客价: ¥124缓解体力疲劳。
健客价: ¥4000不能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
健客价: ¥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