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健康头条 > 落枕不是病,疼起来却不轻松.

落枕不是病,疼起来却不轻松.

2017-03-26 来源:CCTV4中华医药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夏季陆陆续续有落枕的病人来,且年龄分布上,逐渐中青年人增多,不少人表示自己经常性落枕,一开始疼一疼,很快容易缓解,但现在缓解的时间越来越长,感觉很不舒服,甚至影响自己正常的工作交流。

    立秋过后,小编在南京市中医针灸科了解到,落枕等不适的病人特别多,不少都已经超过了24小时的急性期,由于疼痛无法缓解来医院就诊。专家提醒,对于年轻人来说,反复落枕是颈椎病的前兆,随着立秋节气的到来,很多疾病开始“秋后算账”。

  陆续落枕的多是中青年人
 
  南京市中医院针灸科董灿医生介绍,夏季陆陆续续有落枕的病人来,且年龄分布上,逐渐中青年人增多,不少人表示自己经常性落枕,一开始疼一疼,很快容易缓解,但现在缓解的时间越来越长,感觉很不舒服,甚至影响自己正常的工作交流。从诱发的原因很多,如疲劳、吹风、枕头的不当使用等。如果是反复性的落枕,建议针对颈椎做一些康复性锻炼,情况会有明显好转。
 
  听说过“上交叉综合征”吗?
 
  南京市中医院康复中心的陈骋给记者通过一张量表图,给大家介绍了容易发作落枕与颈椎病的关系。当我们头部处于正常位置也就是肩膀上方时,我们颈椎的稳定性是靠深层的小肌群收缩来维持的。然而,随着手机、电脑等使用时间越来越多,我们低头的时间也越来越多,颈椎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当我们颈部深层肌群的力量不足以维持我们头部的重量时,它们就会叫“帮手”——颈部后方的浅层大肌群(上斜方肌、肩胛提肌、枕下肌、斜角肌)——来帮忙维持颈部的稳定。时间长了,这几块肌肉也就疲劳了,就像我们拎重物一样,酸痛就产生了,就可能表现为落枕,颈肩部沉重感,如果这些信号发生以后,我们依然没有及时纠正和改变自己的低头姿势,就会导致我们的颈椎向前屈曲,前方的胸大肌、胸小肌和胸锁乳突肌也缩短紧张,而颈深屈肌和背部的菱形肌、下斜方肌长期受到牵拉而变得薄弱,这时候就形成了一种头部前引、颈部屈曲、圆肩、驼背的典型姿势,我们称之为“上交叉综合征”。
 
  落枕是一种生活方式病
 
  南京市中医院针灸科阮志忠主任中医师介绍,落枕病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病。
 
  第一:睡眠时头颈姿势不当,醉酒或过度疲劳后没有睡好就进入深睡眠,长时间不动,就可能落枕;
 
  第二,并非“高枕无忧”,枕头垫得过高,软硬不当或高低不平;
 
  第三,夏天空调吹风厉害,导致颈部受风着凉等都会引起落枕。
 
  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不适,专家给了四点建议:
 
  首先,建议出现急性落枕,不要热敷;
 
  第二,不建议选择推拿的方法,以免造成水肿,加重不适感。可以在家通过刮痧的方法进行循序渐进的刮痧;
 
  第三,去针灸科,针刺外劳宫穴、后溪穴,这是手太阳小肠经的循行穴位,也是针刺运动疗法之一,仅仅两个穴位,就可以让很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就有明显改善;
 
  第四,如果出现落枕等不适,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诊疗,以免不适感增加,反而延缓了最佳治疗时间。
 
  生活细节及相关预防方面,阮医生也给了大家几点建议:
 
  首先,注意姿势的调整,不要长时间久坐低头,定时起身多活动颈部,特别应该抬头活动颈部,防止颈肌慢性劳损,有助于减少落枕;
 
  其次,随着立秋的到来,做好防寒气温骤降时要注意防护,平时工作、休闲应避免风扇、空调对着颈部长时间地吹,否则很有可能会引起颈肌痉挛而诱发落枕;
 
  最后,就是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枕头。不宜过高,也不宜太低,大约10至15厘米之间为宜。
 
  运动疗法推荐两招
 
  1、头部四位法:头中立位,前屈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后伸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左旋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右旋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左侧屈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右侧屈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动作宜缓慢,稍稍用力。锻炼时,有的病人颈部可感觉到响声,如果伴有疼痛,应减少锻炼的次数或停止锻炼;如果没有疼痛,则可以继续锻炼。
 
  2、前后舒展法:头中立位,双手十指相叉抱在颈后,头做缓慢的前屈和后伸运动,与此同时,双手用力对抗头的运动,以锻炼颈椎后侧的肌肉力量。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