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医药科研 > 抗精神病药物用于痴呆患者 没有任何作用

抗精神病药物用于痴呆患者 没有任何作用

2015-09-02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英国一项药物使用调查发现,精神病治疗药物被广泛用于智力障碍人群,原因是用抗精神病药物控制这些人的攻击性行为,但是这些药物并没有声称具有这一效果。

  英国一项药物使用调查发现,精神病治疗药物被广泛用于智力障碍人群,原因是用抗精神病药物控制这些人的攻击性行为,但是这些药物并没有声称具有这一效果。这一发现让人吃惊,许多精神病药物存在严重代谢性副作用,长时间服用可导致肥胖和糖尿病

  伦敦学院大学精神病学家RorySheehan等对近15年内英国接受全科医疗治疗的33016名智障者调查,结果发现,9135人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但是其中71%从没有被在诊断为严重精神病,这种药物通常被用于存在行为异常的患者。Sheehan说本来就怀疑存在这种情况,但是绝对没有想到如此恶劣。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精神病专家JamesHarris说,如此高的使用比例让人担心,但他补充说,由于不了解其他治疗情况,很难判断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是否恰当。有可能药物是当时情况下控制一个人异常行为的唯一的选择。

  伦敦国王学院精神病学家PeterTyrer说,研究表明这些精神病药物对控制人的攻击性行为没有作用。2008年,他和一些同事给一些有攻击行为的非精神病智力障碍患者使用haloperidol和risperidone,结果发现这些药物和安慰剂相比,在控制攻击性行为方面没有任何作用。Tyrer强调,因为安慰剂也能产生79%的控制效果,这很可能是抗精神病药的使用如此普遍,许多未经训练的护理人员在紧急情况下使用会错误认为效果显著。凌晨2点时,不能指望医护人员给患者进行心理学干预。

  抗精神病药物被滥用也可能与药物营销有关。2013年美国全球医疗保健公司强生因为利培酮推广到用于未经批准的用途。被美国法院判罚22亿美元。利培酮被批准用于精神分裂症、儿童、成年精神障碍和痴呆患者行为问题。利培酮曾是强生最畅销的药物之一。这种药物在2003年至2010年期间曾在全球范围内创造了高达242亿美元的销售额。

  顺道介绍一下安慰剂的概念。1955年毕阙博士(HenryK.Beecher)提出,近四分之一的病人在服用安慰剂后,背痛、关节痛等症状得到纾解。安慰剂就是用白水或淀粉等并不具有治疗作用的普通物质来冒充的药物。毕阙发现,不光是病人自我精神感受舒服多了,其身体真的发生了物质性改变,如红肿消失或缓解。不过后人提出毕阙博士的观点也有过头的地方,让许多人对安慰剂产生了过度的看法。

  为了排除药物存在安慰剂效应,在进行药物临床研究时,必须设置安慰剂对照组。其实不仅有安慰剂效应,也有反安慰剂效应,这是性质完全相反的效应,患者不相信治疗有效,可能会令病情恶化。安慰剂效应不是由药物引起,而是基于病人心理上对康复的期望。研究表明,安慰剂效应不仅客观存在,而且存在分子基础。所谓“信则灵”就是最典型的安慰剂效应。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