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疗服务 > 医患同行 > “把病人救活,感觉太美妙了”

“把病人救活,感觉太美妙了”

2015-07-23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中日医院每年收治急诊病人18万余人次,抢救危重患者1万余人次,像这样的剧情每天都在上演,十几个小时的高强度抢救,在顾承东眼中是家常便饭。

  白大褂、口罩、眼镜、冰冷的金属听诊器和手术刀。医生的形象多少带着冷峻和沉重。你是否知道,这一身白大褂的背后,也有一颗温暖的心,他们也会为治好了患者开心地笑,也会为了逗小患者学动物叫。他们是健康守门人,他们是帮助患者与病魔对抗的战士,他们是送去关照安慰的守护天使。请跟着我们的脚步,走进这些医生的日常工作,让我们了解白大褂背后的故事……

  24×365,我们的对手是死神

  早上九点四十分,中日医院急诊科。张国强主任看了一眼等待采访的记者们,脚步却没有一丝停顿地向病房走去。

  留下一堆记者在原地,张国强边走边说:“不是说好10点才采访的嘛。”

  把记者撂在一边,是因为记挂着昨晚刚抢救成功的几个急危重症患者。急诊抢救室里已经人满为患,短短十几米的走廊,加了10张输液病床,抢救室门口也加了5张床,而抢救室里面,还有十多张床。

  “我们急诊抢救室的床位是10张,每天要抢救40多人次。”10点多的时候,已经在急诊病房忙碌了3个多小时的张国强终于有时间回答记者提问。他嘱咐记者:“待会进抢救室,你们可千万别拍患者。”在他看来,保护患者隐私,照顾好患者的情绪非常重要。

  上午阳光正好,抢救室除了机器的滴滴声,一切都仿佛岁月静好。可没人知道,昨夜这里经历过怎样的一番惊心动魄。

  “今天早上刚抢救成功了一个25岁的姑娘,昨天下午2点多送来的时候她已经意识不清了,判断为胰腺炎,伴有代谢紊乱并发症,心率都160了。”急诊科副主任顾承东用平静的语气描述着昨夜那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时速”:“我们抢救了十几个小时,补钠、补液、做血液透析……今天早上,患者终于恢复了意识,循环情况稳定,转到ICU病房进行监护治疗。”

  中日医院每年收治急诊病人18万余人次,抢救危重患者1万余人次,像这样的剧情每天都在上演,十几个小时的高强度抢救,在顾承东眼中是家常便饭。

  在抢救室巡查一圈后,张国强又来到了重症监护室,他不放心1床的病人,是一位肺栓塞患者。这是极为凶险的危重症,是张国强和医生们接力似地轮流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胸外按压才从死神手里抢回来的。

  “通常心肺复苏只需做半小时,但我们觉得他有希望,所以大家拼全力让他恢复了心跳。”轻轻地靠近病人,张国强拿起听诊器仔细听诊,一边听一边看着监护仪上的数据。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急诊科的医生们没这样说,但他们一直在这样做。

  最好的内功就是“忍”

  张国强话不多,也不爱笑,按同事的说法,这样才能镇得住急诊科紧张繁忙的场面。

  “当然遇到过医患纠纷。”张国强不爱看镜头,在记者的追问下,说起了当年的故事。

  2007年,他刚当上急诊科主任的第一个晚上,一位老人抢救无效去世,当时老人的家属很激动,将老人的遗体搁置在抢救室不肯挪出来,甚至对医护人员动了手。

  “我找到家属,和他们说,如果抢救过程中有何问题,医院肯定有人承担责任。至于到底是什么问题,我们可以找第三方来评判。”看到家属情绪有所缓和,张国强又说:“现在这么晚,肯定不行,明天白天就能找人来做鉴定。你可以要求把所有医疗资料都封存,这都没有问题。但是首先我们要尊重去世的老人,不应该这样对待逝者。同时也要把抢救室让出来,不能耽误救治其他病人。”后来家属最终同意先将老人遗体送往太平间。

  “医患双方都要换位思考,这样我们才会有一个正常的医患关系”张国强说。

  正是这份同理心,让医护人员的“忍功”修炼得越来越好。

1 2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