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哮喘"还是"重度哮喘"
前述2014年ERS/ATS联合发布的指南中[21],标题的"severeasthma"应该是泛指,因为并非特指基于治疗级别的哮喘严重性或急性发作程度,此时译为"重症哮喘"较合适。
每日大量吃鲜萝卜、鲜荸荠,过一段时间,黑色痰减少,胸闷咳嗽的症状也减轻,再持续连服半年至一年,症状可渐消失。
将白果砸去外壳,放锅里加水及少量食用碱,煮沸后将白果去皮、挖心。再将白果放入碗内加清水上笼蒸熟,取出。将白果、白糖放入锅内,加水250毫升,武火烧沸,去浮沫,生粉勾芡,即可食用。
前述2014年ERS/ATS联合发布的指南中[21],标题的"severeasthma"应该是泛指,因为并非特指基于治疗级别的哮喘严重性或急性发作程度,此时译为"重症哮喘"较合适。
避免接触过敏原,减少感冒,达到预防哮喘发作目标;和医生共同制订长期治疗计划,定期接受随访,并且根据病情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从根本上杜绝发病的诱因,可以更好的控制本疾病。
太多太多的东西,是哮喘患者并不知道的,也没有刻意去了解的。说来惭愧,医学科普教育这方面,我们国家做的还远远不够,但如果每一个医务人员都贡献一份力量,每一个患者都主动寻求,我相信支气管哮喘的防控成果一定节节攀升,其他疾病当然也是一样。
避免接触过敏原,减少感冒,达到预防哮喘发作目标;和医生共同制订长期治疗计划,定期接受随访,并且根据病情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从根本上杜绝发病的诱因,可以更好的控制本疾病。
控制药物包括:首选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还包括白三烯调节剂、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需与ICS联合使用)、茶碱缓释制剂、色甘酸钠等,最常用、最有效的就是ICS,如果病情稍重,则需联合用LABA(ICS+LABA)
哮喘可发于任何年龄段,其中儿童、青少年相对多见。哮喘没有传染性,遗传是哮喘的发病原因之一,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患有哮喘,血缘关系越近的人,其患病率也相对越高。哮喘的发作还与环境有关,比如大气污染、吸烟等。
与确诊哮喘的患者相比,排除哮喘诊断的患者有更少的可能接受气流受限测试的初始诊断(分别为43、8%vs55、6%,绝对差异为11、8%,95%CI为2、1%?21、5%)。
首先就是要保持房间通气。每天要有一定的时间开窗让空气流通,让室内污染的空气流出,屋外新鲜的空气流进。还有就是要保持屋内温度适度,不能过热也不能过凉。
这类药物局部抗炎作用强;通过吸气过程给药,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所需剂量较小;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血液,大部分药物被肝脏灭活,因此全身性不良反应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