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哮喘频道 > 哮喘百科 > 诊查 > 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哮喘的认知误区总结出如下5条——

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哮喘的认知误区总结出如下5条——

2017-10-03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哮喘袭来前常有流涕、打喷嚏和胸闷,发作时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气促及呼吸困难等,而感冒时也能出现流涕、打喷嚏、咳嗽等症状,两者犹如一对“双胞胎”,很容易相混淆,家长很有必要分辨开来。
  误区一只要是哮喘都会“喘”
 
  很多家长经常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只咳不喘,却被戴上哮喘的“帽子”?王有鹏给出的解释是,并不是所有的哮喘都有喘息症状,有种哮喘叫“咳嗽变异性哮喘”,就是以慢性咳嗽为惟一或主要临床表现,不伴有明显喘息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其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一个月,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性咳嗽,少,运动后加重,临床无感染情况,或经较长时间应用抗生素无效,而用支气管扩张剂则能使咳嗽发作缓解。患儿多为过敏体质,多在婴幼儿时期患过湿疹,多数有哮喘家族史。所以,如果孩子长期咳嗽不好,又是过敏体质,家长应引起足够警觉。
 
  误区二混淆感冒和哮喘
 
  哮喘袭来前常有流涕、打喷嚏和胸闷,发作时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气促及呼吸困难等,而感冒时也能出现流涕、打喷嚏、咳嗽等症状,两者犹如一对“双胞胎”,很容易相混淆,家长很有必要分辨开来。如感冒通常伴有发热,而单纯的哮喘发作一般不发热。感冒时咳嗽大多是逐渐加重,没有特定的诱发因素,每次咳嗽时间也不会很长,一般不伴有呼吸困难。而哮喘的咳嗽常发生在晨起、夜间、运动后,大哭或大笑后,以及接触刺激性气味、冷空气、过敏原等触发因素后,为反复性或持续性发作,常伴有喘息和呼吸困难,家长可在孩子呼气时听到类似小鸡叫的声音。严重哮喘发作还可表现为端坐呼吸、大汗淋漓、面色青灰。
 
  王有鹏提醒说:值得注意的是,若是患儿反复“感冒”,每次都发展到下呼吸道,致使呼吸不畅、胸闷咳嗽,或伴有湿疹、变应性鼻炎,同时父母或家族中有哮喘病等过敏史,即应考虑哮喘的可能,千万不能一味按单纯呼吸道感染无休止地使用抗生素及感冒药。此外,对于哮喘儿童来说,感冒常诱发哮喘发作,哮喘儿也容易反复感冒,且不易治愈。当哮喘小患者出现上述问题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误区三忽视过敏性疾病与哮喘间关系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在支气管哮喘病人中,同时患有过敏性鼻炎的占80%,而45%左右的过敏性鼻炎患者也同时伴有哮喘。有学者甚至提出两病“同一气道,同一疾病”的观点,认为这两个病其实是一个疾病,防与治都应从哮喘来考虑。王有鹏亦认为,在过敏性疾病病人出现气喘或不明原因的干咳、咽痒时,应首先怀疑支气管哮喘在作祟。假如对过敏性疾病及其对哮喘的影响了解不多,重视不够,治疗常常顾此失彼,则严重贻误病情。有相当多的哮喘者在病情发作前有过敏性症状,如能及时对过敏性疾病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哮喘发生的频率。
 
  误区四病情一缓解就立即停药
 
  王有鹏指出,有些家长在孩子哮喘发作时特别紧张,积极寻医问药。而一旦病情得到控制,进入哮喘缓解期后,就立马放松警惕,甚至认为只要不再哮喘,无明显症状就是治好了,也就不必再吃药了。结果是患儿气道的慢性炎症并未得到有效控制,稍有风吹草动,又会使哮喘“死灰复燃”。这是因为在缓解期间,支气管腔内仍有炎症潜伏,只不过是尚未接触到诱发哮喘发作的因素,而未爆发。若是有感冒、运动过量、紧张、兴奋或气温变化、吸入冷空气和刺激性气体(如烟雾、气油味等)或接触尘螨、动物皮毛等诱因,便可能出现明显的哮喘症状。因此,缓解期是需要继续治疗的,其目的是减轻或控制气道炎症,预防哮喘急性发作。
 
  误区五儿童哮喘到成年期自然就好了
 
  王有鹏表示,确实有些儿童随年龄的增长,哮喘发作次数逐渐减少甚至不发作,这与孩子自身发育逐渐完善有一定关系。而事实上,长时间的平稳状态并不等于治愈。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哮喘患儿进入青春发育期,虽有30%~50%的人症状消失,但到成人期仍有“回潮”的可能,约有2/3以上者继续遭受折磨,有的貌似恢复了正常的人,其肺功能仍就异常或持续存在气道高反应。这里,轻度小儿哮喘预后良好,仅5%演变为严重哮喘,而中度至重度儿童在整个一生常有不同程度的气道高反应与哮喘发作。重度哮喘,尤其是长期依赖激素、屡次住院和症状不易改善者,约95%最终“定格”为成人哮喘。这就提示哮喘须在儿童期给予积极合理的医治,主要原因就在于小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具有可塑性。王有鹏强调,如果孩子患上了哮喘,千万不要迟疑,必须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早预防。
 
  关于难治性哮喘的问题
 
  关于“难治性哮喘”为成人哮喘的问题,儿童并没有这一诊断,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哮喘变化更多,有时候会随着年龄的改变而出现“戏剧性”的结果。经过相关检查除外了其他引起喘息的疾病,确立了哮喘的诊断,而规范吸入ICS等仍然效果不佳,则应考虑难治性哮喘。难治性哮喘目前仍采用美国胸科协会(ATS)2000年的定义,主要标准为持续或近似持续(1年中>50%的时间)口服激素治疗;或需要高剂量吸入激素治疗。次要标准为控制药物除吸入激素外,尚需加用长效受β2体激动剂、茶碱缓释片、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需要每天或接近每日使用短效受β2体激动剂来缓解症状;或存在持续的气道阻塞(FEV1<80%预计值或PEF变异率>20%);每年因哮喘看急诊1次或以上;或因哮喘急性发作加用口服激素3次或以上;在口服或吸入激素减少<25%时引起哮喘急性发作;在过去有严重性的哮喘发作。
 
  引起儿童哮喘反复加重的因素
 
  过敏原接触是哮喘反复的重要原因,如接触尘螨、猫、蟑螂等过敏原。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未有效治疗也是哮喘加重的一个原因。精神紧张和情绪因素对年长儿也是一个原因。例如我们曾诊治的年龄较大的患儿在学校突然出现胸闷、气短似“哮喘发作”,但急诊来我们哮喘门诊检查并未发现问题。最近的研究显示,哮喘和焦虑密切相关,尤其是不稳定性哮喘。口服抗组胺药物是过敏性鼻炎的一线治疗用药,可改善哮喘症状,但不能改善肺功能。鼻用激素比抗组胺药更有效,治疗上呼吸道疾病时可改善哮喘控制情况。此外胃食管反流病(GERD)与哮喘有关,与控制良好的哮喘病患儿相比,哮喘控制不佳者可能有胃食管反流病问题存在。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