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混胰岛素治疗方案有何缺点?
根据发表在《糖尿病护理》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对于糖尿病住院患者,预混胰岛素治疗方案同基础-餐时胰岛素治疗方案相比,二者具有相似的血糖控制效果,但预混胰岛素治疗方案低血糖发生频率更高。
现在的胰岛素分为好几种,其中人胰岛素、动物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和短效胰岛素等。都是可以对胰岛素患者进行治疗的。很多的患者因为家庭经济的关系,所以导致的使用的胰岛素只能选择较便宜一点的
胰岛素在使用中,要随时调整药量,如糖尿病人感染、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对胰岛素不敏感,则需较多胰岛素;而服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避孕药、利尿剂、消炎痛也有可能会使注射胰岛素的剂量增加。
根据发表在《糖尿病护理》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对于糖尿病住院患者,预混胰岛素治疗方案同基础-餐时胰岛素治疗方案相比,二者具有相似的血糖控制效果,但预混胰岛素治疗方案低血糖发生频率更高。
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科学年会上公布的一项研究,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和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相比,获得了相似的估计HbA1c水平,也就是说两者降糖效果可能相似。
糖尿病患者手术期胰岛素治疗的管理不可忽视,不仅影响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对手术部位的愈合也十分重要,发表于《克利夫兰医学杂志》上的一篇综述对手术前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管理进行了阐述。
胰岛素注射通常被认为简单且很少有患者进行培训。但现实并非如此,有些患者可能采用错误的方式进行胰岛素注射多年。目前研究中的42个国家,均存在胰岛素注射不当情况。这会导致血糖控制不佳、治疗结局不良及治疗花费的增加。
胰岛素治疗是目前2型糖尿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正确使用胰岛素能有效控制血糖并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但除了关注胰岛素使用剂量外给药方法也需格外重视,双管齐下才能使胰岛素发挥最大效用。因此本文总结和摘录最新研究和指南,供大家共同学习。
随着疾病的进展,口服药治疗患者往往逐渐出现血糖升高。一方面与药物的继发性失效相关,另一方面则与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性下降相关。因此,胰岛素的使用有时不可避免。
根据最近发表于《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上的一项回顾性研究,对于开始胰岛素治疗的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胰岛素用量与全因死亡或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不存在剂量-反应关系(LancetDiabetesEndocrinol2016Nov16)。
随着慢病综合管理与分级医疗的展开,基层在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会得到加强,但在现实生活中,我国基层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在胰岛素治疗方面,误区更为突出。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次全国学术会议上,来自解放军第306医院的许樟荣教授针对这一问题作了精彩报告,以下为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