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友常听说南瓜能降血糖?真的假的?
采血前3天内一日三餐每顿饭的碳水化合物不少于100克,坚决打击化验前一天不吃晚餐的掩耳盗铃行为。
现在常见的糖尿病是一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而糖尿病最主要的症状就是“三多一少”甚至有的患者会出现神经衰弱的表现。这就是很多糖尿病因为担心造成的表现
“终身疾病”这顶帽子沉重地压在糖尿病病友头上,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治疗效果。患者情绪不好,血糖会更加难以稳定。笔者建议:不要不分病情地经常谈这个问题,而要鼓励病友,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完全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健康生活,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最近,加拿大拉维尔大学医学院魁北克心肺研究所研究中心和营养与功能食品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天然分子可用于治疗胰岛素抗性和2型糖尿病。这种分子是ω-3脂肪酸的一种衍生物,能够模拟体育锻炼对血糖调节的一些影响。这项研究是由AndréMarette教授带领,于2014年5月11日发表在国际顶级医学杂志《自然医学》(NatureMedicine)。
芬兰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表明,非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似乎是1型糖尿病患者一个独特的微血管并发症。新数据来自芬兰全国糖尿病肾病(FinnDiane)研究,赫尔辛基大学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副教授CarebyMiikkaKorja博士及其同事将研究结果发表在《糖尿病护理》杂志上。(Diabetescare2013Jul22;)
胰岛素基础输人量及餐前大剂量是根据血糖情况进行调整,因此置泵后的血糖监测很重要,它可以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对1型糖尿病患儿置泵后均监测血糖8次/天,即三餐前后及22:00和凌晨2:00的血糖,在抢救酮症酸中毒过程中,要每小时监测血糖、尿糖和尿酮体一次。根据血糖值来调节胰岛素剂量。如血糖波动大,应排除软管、针头等处漏液、堵塞、软管打折等意外。
高血糖可使胚胎发育异常甚至死亡,流产发生率达15%-30%,而且患妊娠糖尿病的孕妇容易发生羊水过多、酮症酸中毒、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所以,准妈妈们在怀孕期间预防妊娠糖尿病,要注意数胎动和控体重。特别是妊娠晚期,若出现体重增加过快、下肢浮肿明显、胎动异常等情况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截至2015年,中国糖尿病人数已超过1亿,居世界首位,相关的医疗费用510亿美元,居全球第二。在普通大众的眼里,糖尿病似乎离儿童很遥远,而实际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
现在网上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这句话可谓是红极一时。目前对于青少年的1型糖友来说,我们不妨也来给自己定个小目标:2017年,控好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