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类型 > 1型 > 【泵友交流】1型糖尿病患儿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护理

【泵友交流】1型糖尿病患儿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护理

2017-11-30 来源:丹纳胰岛素泵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胰岛素基础输人量及餐前大剂量是根据血糖情况进行调整,因此置泵后的血糖监测很重要,它可以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对1型糖尿病患儿置泵后均监测血糖8次/天,即三餐前后及22:00和凌晨2:00的血糖,在抢救酮症酸中毒过程中,要每小时监测血糖、尿糖和尿酮体一次。根据血糖值来调节胰岛素剂量。如血糖波动大,应排除软管、针头等处漏液、堵塞、软管打折等意外。

  血糖监测】

  胰岛素基础输人量及餐前大剂量是根据血糖情况进行调整,因此置泵后的血糖监测很重要,它可以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对1型糖尿病患儿置泵后均监测血糖8次/天,即三餐前后及22:00和凌晨2:00的血糖,在抢救酮症酸中毒过程中,要每小时监测血糖、尿糖和尿酮体一次。根据血糖值来调节胰岛素剂量。如血糖波动大,应排除软管、针头等处漏液、堵塞、软管打折等意外。

  【泵的保护】

  年龄过小的患儿,不懂得保护胰岛素泵,家长照顾不到时易损坏且患儿随意按动胰岛素泵的按钮,会影响胰岛素输人的准确性,引起低血糖或酮症酸中毒,

  因此,平常应启动泵的“安全锁模式”。洗澡时,可带着塑料软袋(拉练边朝下),也可将接头处分离,洗好后再接上。睡觉时可将其放在睡衣口袋中。

  【报警处置】

  如出现报警时,家长应根据报警提示进行判断,如输注装置或储液管内空气堵塞,输注装置皮下软管曲折,软管堵塞,储液管内胰岛素用完,快速分离器接头松开,电池低电量,泵自身故障等,出现这些情况时,先让患儿平卧检查,如有气泡,用快速分离器将泵分离,排气后接上,如疑是针头阻塞,可重新更换装置,重新埋针,如输注部位皮肤有红肿、疼痛、硬结时,也要更换输注装置和输注部位。输注部位和输注装置一般7一1Od更换1次,新更换输注部位与原部位相隔2一3mc,原输注部位可涂抗生素软膏,更换无电的电池,排除泵自身故障或更换新泵。

  【心理护理】

  初次使用胰岛素泵,患儿和家长或多或少会产生疑虑,会担心胰岛素泵会不会失灵导致胰岛素进人体内失控,血糖控制不好,延误治疗的,有的怕出现低血糖反应;担心每天24h带泵会引起生活不便或泵发生故障不知如何处理。针对以上各种心理问题,专业人员应向患儿及家长介绍胰岛素泵的特性,详述有关低血搪的症状及处理措施,教会他们如何应对泵的故障等。

  【健康教育】

  除教会家长血糖监测、泵的保护、报警处置外,还应教会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的方法。控制饮食是治疗搪尿病的关键,要求患儿在每次输注餐前追加量后即依照饮食方案就餐。不能随意推泵后加餐。上泵后患儿由于担心影响穿刺针和导管而不敢活动,此时应指导患儿进行散步、慢跑和爬楼梯等活动,并且于每次活动前检查针头尽导管固定情况,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糖尿病病人使用胰岛素治疗,由于不能有效摸拟生理胰岛素的分泌,往往出现非生理性的高峰,不能有效控制空腹和夜间高血糖症状,还易出现餐后低血搪,而胰岛素泵完全摸拟人体胰岛素分泌功能,24h持续释放人体所需胰岛素,按每餐餐前负荷均分,使24h血糖趋于平稳。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的患者,在凌晨4:00-6:00基础量增加,减少“黎明现象”的发生;而凌晨0:00-3:00基础值为全夭最低峰,避免了夜间低血糖的发生,增加了胰岛素治疗安全性。从而延缓了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和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