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激素当毒药,此激素非彼激素,女性健康它最重要!
门诊在和不少患者谈到激素补充的事情,经常会被问的问题包括:医生,补充激素会长胖吗?会恶变吗?长期用会不会有副作用?会发生股骨头坏死吗?可能现在大家都有了点常识,知道激素的种种不好,所以一旦谈到激素治疗,往往会敬而远之。但是,此激素非彼激素。
糖尿病友常听说南瓜能降血糖?真的假的?
糖尿病人其实不用对那些不含糖的巧克力太过禁忌。更令人吃惊的是,因为巧克力富含一种名叫黄烷醇的物质,无糖黑巧克力在抗击糖尿病方面还存在一定益处。
「糖耐量试验(OGTT)」——诊断糖尿病的一种实验室检查方法,一般用于怀疑患有糖尿病,而单凭血糖化验结果又不能确诊的患者。对已确诊糖尿病的患者,需对其血糖分泌峰值、胰岛素分泌功能、C肽等做全面了解时,也需要做「糖耐量试验」。
门诊在和不少患者谈到激素补充的事情,经常会被问的问题包括:医生,补充激素会长胖吗?会恶变吗?长期用会不会有副作用?会发生股骨头坏死吗?可能现在大家都有了点常识,知道激素的种种不好,所以一旦谈到激素治疗,往往会敬而远之。但是,此激素非彼激素。
日前,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ertugliflozin用于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是以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或总甲状腺素(TT4)正常,促甲状腺激素(TSH)增高,很少临床症状为特征的一种甲状腺功能状态。SCH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早期阶段。随着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放射免疫测定技术的不断改进,其诊断率越来越高。
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发病年龄以45-65岁多见,男女之比为1.58:1。但胰腺癌的病因至今未明,国内外研究发现可能与本文列举的八种因素有关,其中就有糖尿病。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病变可累计中枢及周围神经,以后者常见。一些大型观察性研究显示,至少20%的1型糖尿病在20年后会出现糖尿病神经病变。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DSPN)可能会影响至少10%-15%的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10年后则会达到50%。
根据《临床内分泌学》上的一项中国研究,孕前促甲状腺激素水平(TSH)升高的女性不良妊娠结局风险更高。来自中国北京协和医院的研究人员HuiPan和同事对国家孕前检查项目中184611例中国妊娠女性数据进行了分析以确定妊娠前TSH水平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糖尿病的患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随着糖尿病领域各界人士的不断努力,新药迭出,但二甲双胍仍是全球使用量迅速增加的经典口服降糖药物。这完全得益于二甲双胍在机制、降糖效果、安全性方面以及心血管和经济学获益的多重优势。
代谢综合征(MS)是多种代谢成分异常聚集的病理状态,这些代谢异常包括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中心性肥胖(腹型肥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等。这些代谢异常紧密相连,恶性循环,互为因果,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
根据英国一项大型研究,伴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死亡风险显著增加。NAFLD可能是糖尿病患者死亡风险独立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