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高血糖背后的“推手”
人体血糖水平被检查出偏高并不是无缘无故的,除了先天性遗传因素外,还有许多“推手”对它的升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各种应激、其它疾病推动、不良生活方式等等。
现目前,很多人对糖尿病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以为糖尿病就是吃糖引起的,其实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
餐后2h血糖(2hPG)>7.77mmol/L,但<11.1mmol/L时为糖耐量损伤(IGT),空腹血糖(FPG)≥6.11mmol/L,但<6.99mmo/L时为空腹血糖损伤(IFG)在我国医生在作出诊断时往往要结合临床症状加以考虑,如果有症状只要有一次空腹或餐后血糖达到上述糖尿病诊断标准,就可以判定为糖尿病。如果完全沒有糖尿病症状,就需要空腹和餐后血糖同时达到上述标准,才可以判为糖尿病。
人体血糖水平被检查出偏高并不是无缘无故的,除了先天性遗传因素外,还有许多“推手”对它的升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各种应激、其它疾病推动、不良生活方式等等。
胰岛素注射时需固定注射及用餐时间,若是注射中效胰岛素者,应注意晚餐前注射的胰岛素和早餐的血糖值有关,早餐前注射的胰岛素和午、晚餐的血糖值有关,餐后血糖也和饮食有关连,餐与餐间的时间也要固定,各餐间隔时间不宜差距过大。
临床的低血糖事件分为严重低血糖、症状性低血糖和无症状低血糖。其中,无症状性低血糖因不能产生和(或)不能觉察到低血糖的症状,因而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临床后果。
不论是在门诊或住院的糖尿病病人,大概十个里面就有一个是痛风患者,糖尿病与痛风都是体内代谢异常所引起的疾病,两者有共同的发病基础,热量摄取过多是其发病因素之一。
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是碳水化合物在机体内分解后进人血液,可以被细胞利用的一种单糖。正常人的血糖能够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是因为机体的完整血糖调节平衡机制(包括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发挥作用的综合结果
用药过量导致低血糖,表现在睡觉前或睡觉后出现心慌、饥饿、无力、出汗等低血糖现象。有些儿童、妇女、老年人低于此值,可能出现无症状性低血糖,但是测血糖是低的。
饮食要保证合理体重及工作、生活的需要。食物成分合理,碳水化合物以非精制、富含可溶性维生素为好,占食物总热量的50%~65%,脂肪占食物总热量的15%~20%(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例大于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