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护理 > 糖尿病护理 > 胖得晚一点糖尿病也来的慢一点 研究

胖得晚一点糖尿病也来的慢一点 研究

2020-01-21 来源:护糖天使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降低LDL-c水平能够广泛地降低主要血管事件的风险,其效果与基线的LDL-c水平、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病的存在无关。心血管风险较低且年龄较小的患者,通过降低LDL-c治疗可能降低更多的风险。

肥胖毫无疑问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但“有多胖”和“胖多久”对于2型糖尿病风险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

最近的澳大利亚妇女健康队列研究评估了肥胖的发生时间和累积暴露时间对于2型糖尿病风险的影响。研究共纳入了1.1万名18-23岁的妇女,每3年随访一次,随访时间达19年。在随访期间,有162名(1.5%)女性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最初肥胖的患者出现2型糖尿病更多,超重的女性在随访期间体重继续持续增长,则2型糖尿病风险可上升至4.75倍(95%CI2.43-9.28),最初就肥胖的女性体重继续增长则风险更可高达10.06倍(95%CI4.69-21.58)。

研究还发现肥胖出现每晚1年,风险就下降13%(HR0.87,95%CI0.79-0.96),肥胖的持续时间与糖尿病风险正相关(p<0.0001)。研究人员指出,年轻女性出现肥胖的发生时间和累积暴露时间对于糖尿病风险有显著的影响,预防或者延缓肥胖的发生、减少肥胖的暴露时间能够降低糖尿病的风险。

美国糖尿病大流行,亚裔人群患病风险不低

美国西班牙裔、亚裔等少数族裔人群中的糖尿病患病率尚不完全清楚,最近的研究调查了这一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

研究纳入了7575名平均年龄47.5岁的美国成年人,其中女性占45%;65%为非西班牙裔白人,11%为非西班牙裔黑人,15%为西班牙裔,6%为亚裔,3%为非西班牙裔的其他族群。

结果发现,亚裔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为19.1%,其中东亚组为14.0%,南亚组为23.3%,东南亚组为22.4%。其他族裔的糖尿病患病率在12.1%-22.1%不等,墨西哥人的糖尿病患病率最高,可达24.6%。研究还发现,7.5%亚裔的糖尿病并未被诊断出来,其他族裔的未诊断糖尿病比例在3.9%-7.5%不等。研究人员指出,亚裔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和未诊断的糖尿病比例颇高。同时发表的评论文章指出,这一调查对于未来糖尿病治疗资源的分配很重要,并认为临床医生应考虑在亚洲人群中,从以较低的BMI阈值开始进行糖尿病筛查。

只补维生素D无法降低骨折风险,联合钙剂或有希望

一个好汉三个帮,维生素D单枪匹马预防骨折不一定能行,但加上钙剂就可能有效!

最近的荟萃分析评估了维生素D和钙剂对于骨折的预防作用,分别纳入了单独使用维生素D或联合使用维生素D以及钙剂的研究。对11项观察性研究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单独使用维生素D的情况下,参与者的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每上升10.0ng/mL,骨折的风险就下降7%(0.93,95%CI0.89-0.96),髋部骨折的风险降低20%(0.80,0.75-0.86),对于骨折的预防可能有效。对11项随机临床试验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单独补充维生素D并不能降低骨折风险(1.06,0.98-1.14)或髋部骨折风险(1.14,0.98-1.32)。对6项联合使用维生素D和钙剂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参与者的骨折风险下降6%(0.94,0.89-0.99),髋部骨折风险降低16%(0.84,0.72-0.97)。研究人员认为,观察性研究和随机临床试验的结论相互矛盾,单独补充维生素D似乎不足以降低骨折风险,但联合使用维生素D与钙剂可能会有效。

快速血糖监测可深入了解患者血糖,提供个性化治疗信息

快速血糖监测可以为糖尿病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最近的来自澳大利亚的GP-OSMOTIC研究纳入了299名成年糖尿病患者,其中149名患者接受了血糖监测,150名患者接受常规诊疗。血糖监测组在每3个月的就诊之前需要佩戴血糖监测传感器5-14天,持续12个月;对照组则每3个月接受一次常规诊疗,在第12个月才佩戴传感器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发现,在6个月时,血糖监测组的HbA1c低于对照组(–0.5%,95%CI–0.8%~–0.3%;p=0.0001);但是12个月时,两组之间的平均HbA1c估计值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8.2%vs8.5%;–0.3%,95%CI–0.5~0.01;p=0.059)。血糖监测组在12个月内达到目标血糖范围的平均时间百分比比常规护理组高7.9%(95%CI2.3%~13.5%;p=0.0060)。

研究人员认为,在初级保健机构中可以进行专业的快速血糖监测。尽管HbA1c没有变化显著的变化,但这一手段可以深入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状况,支持个性化临床护理。同时发表的评论文章指出,目前仅有不到一半的2型糖尿病患者达到了指南确定的血糖目标,除了推广血糖监测设备的使用之外,下一步的可能需要关注如何培训医护人员正确解读和利用血糖监测数据,以改善患者的实际疗效。

LDL-c降低广泛地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益处已广为人知,不过这一治疗的疗效可能受到基线胆固醇水平、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和各种合并症的影响。

最近的荟萃分析纳入了52项随机临床试验,涉及超过32.7万名参与者。研究中使用了他汀类药物、ezetimibe、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9(PCSK9)抑制剂降低胆固醇。结果发现,参与者的LDL-c水平每降低1mmol/L,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就降低了19%(RR0.81,95%CI0.78-0.84;p<0.0001)。在不同LDL-c水平的患者中发现了类似的结果,甚至在LDL-c水平低于2.07mmol/L的亚组中也发现风险会降低17%(0.83,0.75–0.92)。

降低LDL-c水平能够广泛地降低主要血管事件的风险,其效果与基线的LDL-c水平、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病的存在无关。心血管风险较低且年龄较小的患者,通过降低LDL-c治疗可能降低更多的风险。未来的研究应该探索胆固醇水平较低、心血管风险较低、年龄较轻的患者接受这一治疗的获益。同时发表的评论文章认为,最能从LDL-c降低中获益的人群可能还是高风险的患者,将这一研究的结果纳入实践,或许能降低这群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方便易得、可耐受、可负担的新型降脂治疗手段以及患者参与的治疗模式,能够让治疗决策更为明智和个体化。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