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糖友圈社区会看到有糖友有这样的疑惑:我吃的全部是素菜啊,怎么血糖还是这么高啊?现在我可是一点肉都不敢吃啊?不是说吃素就能远离糖尿病吗?然而,真相是……
光吃素降不了三高
不少人认为,只要坚持吃素,就能远离“三高”。不得糖尿病其实长期吃素容易引起体内B族维生素缺乏,特别是维生素B1、B2、B6等在蛋、奶、鱼、肉中含量丰富,若体内缺乏这些营养素,反而会影响糖、脂代谢及能量消耗,严重者还可能导致动脉硬化。
此外,长期吃素会令体内缺乏蛋白质、铁、锌等,造成营养失衡。
面对“三高”患者,医生都会建议清淡饮食,但清淡饮食不等于完全吃素,甚至鱼、肉、蛋、奶一点不都沾。
正确的饮食标准是少油、少盐、少糖,这不是完全吃素能够解决的。比如,在烹饪素菜时放了大量油、盐、酱、糖,做成仿荤素菜、油炸素菜等,对控制“三高”显然起不到作用。
脂肪不仅存在于肉类食物中,瓜子、芝麻、花生等植物性食物中也含较多脂肪。
所以,常年吃素未必不得“三高”。另外要提醒的是,“三高”还与久坐、吸烟、饮酒、熬夜、作息不规律、情绪不稳定等有关,过度强调饮食调节而忽略其他,效果也会打折。
避免体重过高,是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的重要措施
一些研究当中,使用了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指数,其中也包括了不那么健康的植物性食品,如精制谷物(大米、白面及其制品),淀粉食物(如土豆做成的薯条之类),以及含糖食物(如糖果、各种甜食甜点、甜饮料等)。
于是,研究者比较这个指数最低一组和最高一组的2型糖尿病风险差异。如果是一些已经定义过的植物性膳食模式的研究,则比较纯素、半素(少量食用某些动物性食物)和普通杂食的疾病风险差异。
纳入数据分析的九项研究中,有五项研究是在美国做的。有两项是欧洲研究,鹿特丹研究和阿提卡研究。还有两项研究是在亚洲人中进行的,即新加坡华人健康研究和慈济健康研究。
结果发现,总体而言,遵循植物性为主膳食模式较好的人,风险降低23%。那些果蔬、全谷、豆类、坚果摄入充足的人,风险可以降低30%。
其实,多吃红肉促进2型糖尿病发生,这事并不新鲜了。近十年来的相关汇总研究结果已经有若干篇。特别是在美国所做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非常支持“多吃红肉促进2型糖尿病”这个结论。而且西方研究还发现,吃植物性食品较多的人,果蔬摄入量较多的人,体重比较低。而避免体重过高,是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的重要措施。
研究发现,体重是一个影响2型糖尿病风险的中间因素。遵循以素食为主生活方式的人,体重通常会低一些。如果不考虑体重的影响,则以植物性为主膳食模式得分最高的一组,和最低的一组相比,2型糖尿病风险要低47%;但如果按同样体重来比较,则风险只降低21%。
欧美研究不一定适合膳食结构更复杂的中国人
第一,动物性食品未必是多数中国人不健康和患糖尿病的原因。在欧美的国家当中,平均的蛋白质摄入量比较高,有消费较多动物性食品的传统,膳食中的B族维生素还有强化食品的保障,很少发生不足。
国民整体上肌肉比较强健,体型比较壮。在这种情况下,肉类食物过多,果蔬食物不足,豆类、坚果较少,往往会成为膳食中的主要营养问题,增加植物性食品是有益的。
这项研究也发现,纳入的各项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而言,富含水果、蔬菜、豆类、全谷和坚果的植物性膳食模式与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的相关性更强,大约能降低30%的风险。这些类别的食物体现了植物性食物的健康意义所在。
然而在我国,情况就比较复杂了。有些人的饮食习惯已经和欧美国家同步,而另一些还是以淀粉类食物为主,动物蛋白质摄入不多的生活。特别是女性和老年人,这种情况非常多见。他们往往身体呈现虚胖状态,肌肉松软,血糖控制能力低下。
看看身边人群就能发现,不吃肉的人患上糖尿病的情况并不罕见,甚至相当普遍。吃素也未必能够让体重下降。无论中国还是印度,僧尼还是居士,很多素食者也照样胖,照样得糖尿病,照样胆固醇水平异常。
虽然此前地球健康膳食模式中认为每天18克红肉和30克鸡肉就能维持健康,但这项研究并没有排除少量的动物性食品,没有提倡纯素,而且这种膳食模式要求摄入相当多的豆类、坚果、花生和全谷杂粮,并不是简单吃点白米饭加点白菜豆腐就能维持健康的。
此前发表在《柳叶刀》上的研究表明,对中国居民而言,吃肉、喝奶,在各种增加死亡风险的影响因素中排到了30名之外,蛋类和鱼类压根没有上榜。相比之下,吃太多的盐、太少的全谷杂粮、太少的水果、太少的豆类等,排名都要靠前得多。由于中国人吃主食的数量大,膳食血糖负荷普遍较大,因此过多精白米面的影响可能比动物性食品的影响更大。
少吃动物性食品未必是中国人预防糖尿病的关键
适度的动物性食品有利于降低膳食的血糖反应。
多项研究证实,膳食血糖指数和血糖负荷对2型糖尿病的风险有影响。
在主食数量一定的前提下,只有两个方式来降低膳食的血糖负荷:一是降低淀粉类主食的血糖指数,二是通过膳食搭配来降低餐后的血糖反应。
把部分精白米面主食换成全谷、杂豆,这是我经常提倡的控血糖饮食措施,也已经被世界各国的实践所证实有利于预防2型糖尿病。同时,它也有利于预防肥胖、心脑血管疾病和肠癌,降低全因死亡率。
另一个措施,就是在膳食中加入较多的蔬菜,以及适量的动物性食品来搭配精白米面主食。
比如说,馒头的GI值是88,但馒头夹酱牛肉则可以把GI值降低到49。米饭的GI值是83,但米饭配肉丝炒芹菜可以降低到57,米饭配鱼可以降低到37。奶类也有类似作用,米饭配全脂奶可以降到48。
还有研究发现,如果用等热量的去皮鸡肉或奶类替代一部分高GI的碳水化合物食品,长期而言是有利于预防肥胖和糖尿病的。
富含蛋白质的动物性食品可以促进GLP-1和GIP等胃肠激素产生,有利于胰岛素及时发挥作用。所以,只吃米饭、面条、馒头加少量蔬菜的吃法,餐后血糖更不好控制。少吃动物性食品,未必是中国人预防糖尿病的关键。
加工温度不过高的蒸煮肉,促发糖尿病的作用很小
动物性食品到底怎么吃、吃哪种,也很重要。红肉的作用还和食量和吃法有关。
研究发现,没有烧烤,加工温度不过高的蒸煮肉,促进糖尿病的作用很小,而那些颜色焦黄甚至发黑的烧烤熏制烤制油炸肉类,促进糖尿病的作用就大得多了。
在既没有让人发胖,又没有过度加热的情况下,并未发现吃少量的肉会带来健康危害。甚至有研究发现,白肉摄入量和全因死亡率负相关。酸奶也被多项研究证实有利于预防糖尿病风险。
适当加入一些动物蛋白质食物,配合主食食用,更有利于维持好的血糖状态。总之,要注意饮食的搭配!
糖友清淡饮食应遵照以下原则:
1、少油、少盐、少糖的关键之一是烹饪方法
做素菜时,也应特别注意控制用油、用盐及用糖量,优质植物油或橄榄油每天摄入量为25~30克,盐每天摄入5克,糖摄入每天20克以内。
2、摄入足够的蛋白质
偏素饮食者需坚持每天一个煮鸡蛋和一杯脱脂牛奶,要多吃黄豆、豆腐、豆干或其他豆制品,以及各种谷物杂粮,提高蛋白质的摄入量。
3、蔬菜要吃够、水果要适量
每天吃1斤左右的新鲜蔬菜,建议多吃深色蔬菜,如油菜、菠菜、生菜、空心菜、西兰花等。水果有助于保证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但要注意糖分问题。推荐的水果有橙子、火龙果、弥猴桃、柚子等,总摄入量控制在200~300克左右。
4、可食用一些鱼、虾、鸡胸肉
鱼和虾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可起到调节血脂、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建议2~3天吃一次鱼肉或虾肉,每次摄入100~150克。鸡胸肉所含的脂肪和热量明显低于其他部位,且蛋白质含量高、肌纤维短,易被人体吸收,建议每次吃50~100克。还可食用适量瘦肉,因为红肉中含有丰富的血红素铁,是人体补血必备,建议每周1~2次,每次摄入50克左右。
1.本品首选用于单纯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治疗无效的2 型糖尿病,特别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 2.对于1型A2型糖尿病,本品与胰岛素合用,可增加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减少胰岛素用量,防止低血糖发生。 3.本品也可与磺酰脲类口服降血糖药合用,具协同作用。
健客价: ¥23用于2型糖尿病。 单药治疗:可作为单药治疗,在饮食和运动基础上改善血糖控制。 联合治疗:当单独使用盐酸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时,可与盐酸二甲双胍联合使用,在饮食和运动基础上改善血糖控制。 重要的使用限制:由于对于1型糖尿病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有效性尚未确定,故本品不用于1型糖尿病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
健客价: ¥48单药治疗 本品配合饮食控制和运动,用于改善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与二甲双胍联用 当单独使用盐酸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时,可与盐酸二甲双胍联合使用,在饮食和运动基础上改善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本品单药或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推荐剂量为100 mg,每日一次。本品可与或不与食物同服。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肌酐清除率 [CrCl] ≥ 50 mL/min,相应的
健客价: ¥93本产品是已麦芽糖精,酪蛋白钙肽,高油酸葵花籽油,大豆油,果糖,麦芽糖醇,硫酸镁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保健食品,经功能试验证明,具有辅助降血糖的保健功能。
健客价: ¥1371.本品用于单纯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治疗无效的2型糖尿病,特别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 2.对于1型或2型糖尿病,本品与胰岛素合用,可增加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减少胰岛素用量,防止低血糖发生。 3.本品也可与磺酰脲类口服降血糖药合用,具协同作用。
健客价: ¥33配合饮食控制,用于:(1)治疗糖尿病。(2)降低糖耐量低减者的餐后血糖。
健客价: ¥39本品配合饮食和运动治疗,用于经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血糖仍控制不佳或正在接受二者联合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
健客价: ¥136适用于单用饮食和运动治疗不能获良好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本品可单独用药,也可与磺脲类或胰岛素合用。
健客价: ¥6用于单纯饮食控制不满意的II型糖尿病病人,尤其是肥胖和伴高胰岛素血症者,用本药不但有降 血糖作用,还可能有減轻体重和高胰岛素血症的效果。对某些磺酰脲类疗效差的患者可奏效,如与磺酰脲类、小肠糖苷酶抑制剂或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合用,较分别单用的效果更好。亦可用于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以减少胰岛素用量。
健客价: ¥3.5用于饮食控制、减轻体重及运动锻炼不能有效控制其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患者。瑞格列奈片可与二甲双胍并用。二者并用时对控制血糖比各自单独使用时更能达到协同功效。
健客价: ¥121.用于单纯饮食控制和/或运动疗法血糖水平未得到满意控制2型糖尿病病人。2.可作为单用磺酰脲类或盐酸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水平未得到满意控制的2型糖尿病病人二线用药。
健客价: ¥8.5滋阴补肾,益气润肺,和胃生津,调节代谢机能。用于消渴症引起的多食、多饮、多尿、四肢无力等症,降低血糖、尿糖。
健客价: ¥7.5用于2型糖尿病。 单药治疗:可作为单药治疗,在饮食和运动基础上改善血糖控制。 联合治疗:当单独使用盐酸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时,可与盐酸二甲双胍联合使用,在饮食和运动基础上改善血糖控制。 重要的使用限制:由于对于1型糖尿病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有效性尚未确定,故本品不用于1型糖尿病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
健客价: ¥215用于饮食控制、减轻体重及运动锻炼不能有效控制其高血糖的成人2型糖深需患者。 当单独使用二甲双胍不能有效控利其高血糖时,瑞格列奈片可与二甲双胍合用。治疗应从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降低餐时血糖的辅助治疗开始。
健客价: ¥52.5辅助降血糖。
健客价: ¥399调节血糖、调节血脂。
健客价: ¥168用于饮食控制、减轻体重及运动锻炼不能有效控制其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患者。 当单独使用二甲双胍不能有效控制其高血糖时,瑞格列奈可与二甲双胍合用。治疗应从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降低餐时血糖的辅助治疗开始。
健客价: ¥63利格列汀与二甲双胍和磺脲类药物联合使用,配合饮食控制和运动,可用于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健客价: ¥53配合饮食控制,用于:(1)2型糖尿病。(2)降低糖耐量低减者的餐后血糖。
健客价: ¥55.8辅助降血糖。
健客价: ¥158配合饮食控制,用于:(1)2型糖尿病。(2)降低糖耐量低减者的餐后血糖。
健客价: ¥66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用于运动,饮食、药物控制不佳时,使用本药能起到一定疗效。
健客价: ¥56本品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当饮食和运动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时, -本品可作为单药治疗 -当二甲双胍作为单药治疗用至最大耐受剂量仍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时,本品可与二甲双胍联合使用; -当稳定剂量的胰岛素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时,本品可与胰岛素(合用或不合用二甲双胍)联合使用; -当稳定剂量的磺脲类药物仍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本品可与磺脲类药物联合使用。
健客价: ¥57.5用于单纯饮食控制不满意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尤其是肥胖者。不但有降血糖作用,过可能有减轻体重的作用。对某些磺酰脲类无效的病例有效。如与磺酰脲类降血糖药合用有协同作用,较各自的效果更好。
健客价: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