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护理 > 糖尿病护理 > 不爱笑真的会死还容易得糖尿病 生活方式

不爱笑真的会死还容易得糖尿病 生活方式

2019-09-17 来源:糖尿病家庭调养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发生抑郁的概率本身就大大高于正常人群。国外回顾性研究资料表明:糖尿病患者中符合诊断标准的重性抑郁症发生率为8.5%~27.3%,用抑郁症状量表评定,糖尿病患者中具有临床意义的抑郁症状发生率高达21.8%~60%,平均32.4%。

不笑真的会死,还容易得糖尿病?

来自日本的一项研究:日本山形大学医学院教授樱田香及其研究小组进行了为期5.4年的流行病学研究。

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不爱笑的群体中男性、吸烟者、不运动者和糖尿病患者居多。相较爱笑的人(发笑频率最高的人群),最不爱笑的人全因死亡率达到1.95倍,心血管事件(患脑中风、心肌梗死、心绞痛等)的风险为1.62倍。

研究人员表示,“不苟言笑”或可成为导致早亡和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日常生活中多给自己找乐子,常常大笑有助延年益寿。

爱笑之人的生活方式

在糖糖看来,更健康的原因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乐观的情绪。所以,上述研究反过来说也同样成立:吸烟者、不爱运动的人不喜欢笑。现在我脑海里就有一个手指尖夹着香烟,忧愁得望向窗外的形象,但是我很难想象爱笑的人抽着香烟的样子。

同样,运动本身就已经被证明,能够缓解压力,改善焦虑和治疗抑郁。研究显示,对于某些群体,运动的抗抑郁效应与抗抑郁药和心理治疗相当。在精神疾病领域,运动甚至能为患者带来更为广泛的益处,包括改善生活质量,缓解压力,重要的是还能改善躯体健康状况。

所以健康的生活方式会让人更爱笑也是可能的。反过来,爱笑的人可能情绪更饱满,也更乐于运动,这种假设也是有可能的。

先笑起来

有人说认知产生行为,比如知道笑的好处,才开始处处留意自己的表情与情绪。但是也有心理学家说,行为产生认知。比如人们会为自己的行为寻找理由,但是在做之前,自己并不知道。同样,随时展露你的笑容,自然会有很多好的结果等着你。

所以,抬起头冲着身边人或者天空笑一个吧!你自然会为自己的行为寻找正当的理由。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就是你可能会更长寿哦。

精神因素与糖尿病

同样,精神因素也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研究显示:对于非糖尿病患者,相关的研究显示:如果长期存在焦虑、紧张、恐慌的心理,也可能会引起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使胰岛素分泌不足的倾向最终固定下来,进而诱发糖尿病。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发生抑郁的概率本身就大大高于正常人群。国外回顾性研究资料表明:糖尿病患者中符合诊断标准的重性抑郁症发生率为8.5%~27.3%,用抑郁症状量表评定,糖尿病患者中具有临床意义的抑郁症状发生率高达21.8%~60%,平均32.4%。而中国总体的抑郁症比例才3%-5%,这足以说明情绪问题和糖尿病之间的高度关联性。

乐观,不是盲目的乐观!

乐观不是指看起来很开心,很高兴,但是行为上却依然如故。我的一位朋友患有糖尿病,工作繁忙,忙于应酬,饮食不控制,血糖一直较高,年初还因为酮症酸中毒住院。住院期间血糖管理的不错,但是出院以后,还是和以前一样。自己还义正言辞的说,人活一生开心最重要,整天为血糖纠结不敢吃不敢玩,活着有啥意思。当我想把一些案例拿出来警示他的时候,他反而说:“负能量我可不看”。

这种就是盲目乐观,无知且毫无积极行为改变的乐观。从糖尿病的角度,反而比悲观的更令人无奈。!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