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护理 > 糖尿病护理 > 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糖脂检测至关重要

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糖脂检测至关重要

2019-07-01 来源: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糖脂代谢异常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的核心机制是会加重血管壁的氧化应激、炎症和免疫反应,促进血管壁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效的糖脂管理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作为全球范围内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血管疾病(CVD)发病率和死亡率居各类疾病前列[1],且呈逐年攀升态势。在中国,CVD也是首位致死原因,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居民中,CVD均占主要疾病死因构成的40%以上[2]。

大量研究证据表明,通过对CVD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综合评估并实施有效干预,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近日,在成都召开的“从检验到临床——生化5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诊治中心主任医师李建军教授、东部战区总医院检验科主任汪俊军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盛莉副教授从临床与检验的角度共同探讨了糖脂检测对于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关注糖脂代谢异常,构筑CVD风险防范首要防线

糖脂代谢异常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的核心机制是会加重血管壁的氧化应激、炎症和免疫反应,促进血管壁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效的糖脂管理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针对脂代谢异常可以通过检测多种脂质参数确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一直是血脂干预的首要靶标,对不同风险人群目标值的要求越来越低,新型药物可以将LDL-C降至10mg/dl以下,这对LDL-C检测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近来,其它脂质参数,如载脂蛋白-B(apoB),也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

根据walIdius等对1万多名健康受试者随访66.8个月的流行病学前瞻性研究(ARMORIS研究)显示,apoB与缺血性心血管事件显著相关,预测CV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LDL-C[3]。入选1,900余名冠心病高风险或心血管事件复发患者的MERCURY研究,发现这些患者经他汀治疗后LDL-C均达标,但其中只有48%的患者apoB水平<90mg/dL,患者依旧处于较高的CVD风险[4]。再以糖尿病患者为例,糖尿病患者以小而密LDL-C升高为主,在LDL-C水平相同的情况下具有更高的apoB浓度,所以虽然糖尿病患者LDL-C水平升高不明显,但其致ASCVD风险更高。这些证据提示脂代谢异常患者在治疗LDL-C达标后,进一步检测apoB具有意义。

针对糖代谢异常,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2019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指南》和《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等国内外权威指南一致推荐的血糖控制靶标,其检测需要进行标准化探索。国内最新上市的cobasc513HbA1c分析仪拥有IFCC和NGSP双重溯源性认证,检测速度快,能为临床提供高准确度和精确度的HbA1c检测结果,开启了高效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新时代。

重视新型独立风险因子,进一步降低CVD残余风险

CVD残余风险通常指经现行标准的防治措施后,LDL-C达标,血压和血糖得到控制,但CVD发病和事件风险依然存在,残余风险也不能消除。汪俊军教授指出:“应该关注和重视评估CVD残余风险的非传统风险因子,比如脂蛋白(a)(Lp(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等,与传统指标组合构成更为全面的血脂参数评估体系,从而提高CVD风险预测准确率,改善ASCVD患者诊疗。”

2016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EAS)血脂管理指南推荐CVD高危患者或有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疾病显著家族史患者进行Lp(a)检测。EAS和美国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一致推荐用摩尔浓度(即nmol/L)来表达Lp(a)颗粒数,替代mg/dL质量浓度。Lp(a)的组成成分脂蛋白(a)(apo(a))在分子大小上具有多态性,当样品中apo(a)分子大于或小于定标液中的apo(a),检测到的Lp(a)分子质量存在偏差,即检测结果存在过高或过低评估风险。Tina-quantLp(a)二代试剂是全球首个遵循nmol/L标准化单位的Lp(a)检测产品,溯源WHO/IFCC参考物质SRM2B,不受apo(a)多态性影响,带来真正准确的Lp(a)水平检测值。

加强血脂异常管理,减少CVD主要危险因素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显示,我国成人血脂异常的患病率2012已经达到40.4%,高于高血压(年龄标化患病率为23.2%)和糖尿病(年龄标化患病率为10.9%),而控制率只有8.9%。因此,盛莉教授指出:“当前在CVD防治方面,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最高而重视率最低,控制形势严峻。建议20到40岁的成年人,至少每五年检测一次血脂;对于40岁以上的男性和绝经后的女性,每年都应检测血脂;对于ASCVD患者和高危人群,建议每三到六个月检测一次血脂。”

国内外血脂指南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坚持LDL-C是首要治疗靶标,治疗目标更低,重视持续的医患沟通和依从性管理。临床上ASCVD医患沟通不只限于开始治疗决策时,必须加强长期随访过程中的医患沟通,而非空腹血脂检测更简单方便,便于随访监测,有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2016年EAS与欧洲临床化学和实验室医盟(EFLM)发表的《非空腹血脂检测共识》,推荐常规血脂检测无需空腹。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