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杭州的王女士患糖尿病13年,一直喜欢吃零食,但一吃血糖就上升,医生反复嘱咐、告诫不许再吃,这让王女士非常痛苦,儿女们看着也心疼。后来女儿给王女士买了无糖糕点和饼干,这下总算可以放开吃了。王女士连着吃了半个月,结果血糖不降反升。这让一家人非常疑惑,明明吃的是无糖的食物,怎
么血糖还是升了?
无蔗糖食品不含糖?吃起来没甜味可以随意吃?坚持吃无糖食品可以少吃降糖药?这些都是真的吗?
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扒一扒关于“无糖食品”的那些甜蜜的陷阱。在选择时要擦亮双眼,仔细辨别。
无糖食品
除了生活常见的蔗糖、白砂糖、冰糖等,医学里“糖”的概念更广泛,从葡萄糖、果糖,到牛奶里含的乳糖、啤酒里含的麦芽糖到大米和面粉里含的淀粉都是糖类。
无糖食品指“100g固体/100ml液体中所含的糖不超过0.5g”,即上面提到的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等加起来不超过0.5g,即可在包装上标注“无糖食品”
警惕“无蔗糖”
蔗糖只是大“糖”帝国其中一种,“无蔗糖”并不代表未添加其他糖。
对于宣传“无蔗糖”的食品,要注意看其配料表中是否有其他我们“脸熟”的糖。
常见的有:白砂糖、葡萄糖、蜂蜜、糖浆、麦芽糖、果糖。
没甜味可能含有隐形糖
很多商品会在包装上标记“不添加糖”,配料表中也没有各种穿了马甲的蔗糖,这种应该真的无糖了吧?很可惜,也不是……
比如无糖的苏打饼干,吃起来味道清淡,配料表里没有糖,但其主要成分是精制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会被迅速分解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从一定意义上讲,吃精制米面就等于吃精制糖。
这类隐形糖常见的有:精制淀粉、米粉、麦芽糊精、淀粉糊精、麦芽糊精等,
伪装的食品常见的有:苏打饼干、无糖饼干、消化饼干、无糖面包、无糖藕粉、无糖萨其马……
含大量甜味剂也不好
完全无糖的食品吃上去口感并不好,商家一般会添加低热能的甜味剂来调整口感。在选择无糖食品时,优先挑选以甜叶菊糖、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甘露醇作为甜味剂的食品,尽量避免阿斯巴甜、安赛蜜、糖精这类甜味剂,大量食用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无糖食品不能降糖
食品中不可以添加任何药物成分,即使是质量合格的“无糖食品”本质上也只是“低糖食品”,在某些疾病状态下是可以食用的,但不能替代药物的治疗作用。无糖、低糖食品不等于降糖食品,想通过吃“无糖食品”来降血糖不可取。
无糖食品”这个名称容易让人以为它对血糖无影响,但事实上,几乎所有的食物种类都会影响血糖,吃无糖食品时须减主食,将无糖食品计算进一天所需的总能量中。糖尿病人饮食的基本要求是控制食物总热量,少量多餐,并注意质与量的分配。
不知道怎么吃?来掌上糖医APP,完成健康测试,系统为你订制个体化的食物摄入份数。上百种食物种类供你挑选,根据每餐饮食情况,给出三大供能食物的摄入建议。更有定制化的每日推荐食谱,助你合理配餐,平衡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