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护理 > 饮食护理 > 糖尿病饮食八大误区 逐一击破

糖尿病饮食八大误区 逐一击破

2019-05-13 来源:浙人医彩虹糖友之家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一些糖友有时会抵抗不住美食的诱惑而大吃一顿,随后会加大降糖药的服用剂量,认为吃得多了,只要多吃点药就能把血糖给降下来,对身体不会有不利影响。

即使在今天,糖友对糖尿病仍然存在很多误区,并且不但在广大患者中广为流传,本文梳理并总结了目前有关糖尿病饮食中常见的认知误区,并逐一加以解析,提高糖友在治疗过程中的认知水平,以帮助更好控制血糖。

误区1把控制饮食当成限制饮食

在确诊糖尿病时,医生叮嘱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饮食,很多糖友错把医生所说的控制饮食理解为限制饮食。

正解:

营养治疗并不意味着忍饥挨饿,而是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兼顾个人饮食习惯,控制总能量的摄入,既要保持均衡营养,又要合理分配三大营养素。

误区2控甜不控咸(盐)

很多糖尿病患者错误地认为得了糖尿病是因为吃糖吃多了,在控制饮食的过程中非常注意控制糖的摄入量。对那些不甜、甚至咸的食物没有限制。

正解:

食盐摄入量限制在每天6克以内,患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和肥胖等疾病的患者应当选择低钠盐,并注意调味清淡。另外要注意腌制品、酱制品、薯片和饼干等加工过的食品,往往含盐也较高,尽量避免食用。

误区3只控制主食,不控肉不控油

很多糖友错误地认为控制主食的摄入就等于控制饮食,对油脂、零食和肉蛋类食物不加控制,使每日总能量远远超过控制范围,导致体重增加,不利糖尿病病情控制。气渐凉,中国还有立秋时贴秋膘的传统饮食习惯。

正解:

虽然畜肉是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重要来源,糖尿病患者在控制饮食的过程中也不能多吃肉类,更应少食动物内脏和动物油脂。

糖尿病患者可适量选择低脂肪肉类(包括瘦猪肉和瘦的牛羊肉),每天100~150克(2~3两)。

误区4水果太甜,不敢吃

刚得病的糖友会认为,水果是甜的,从来不敢吃,不敢碰。

正解:

水果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在满足口感的同时,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糖尿病患在空腹血糖低于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低于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以下,血糖控制相对平稳,波动不大,这就满足了吃水果的先决条件。如果血糖控制并不理想,可以用西红柿和黄瓜代替水果,等病情稳定后再吃水果。

另外,由于个体差异,每人对同一种水果的反应也不同,最好能够在吃水果前后分别测血糖,根据血糖变化情况,判断某种水果是否可以吃,以及吃的量是否适宜。

误区5迷信所谓的降糖食物或食疗偏方

有些糖尿病病友对流传的降糖食疗偏方期望值太高。糖尿病饮食治疗的黄金法则告诉我们一切饮食都要控制在总能量范围内。

正解: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就是,食物不能代替药物!糖尿病患者不可因为吃了所谓具有辅助降血糖的食物而停药。糖尿病患者应该饮食多样化,营养摄入才能全面。每种食物都要有量的限制。

总的来说,这些流传说具有辅助降糖作用的食物,只是普通食物而已。可适当食用,但不能多吃。没有必要天天吃,顿顿吃,要经常更换食物种类。

误区6不控制无糖食品

市面上确实有很多无糖点心或者木糖醇糕点,这些食物虽然无糖,但是都是米面制作的,与米饭馒头一样,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吃了之后也会转化为葡萄糖而使血糖升高。

正解:

不建议糖尿病患者选择无糖点心类食品作为正餐或加餐,在加餐时的主食最好选择添加成分较少的无糖全麦面包或者苏打饼干。

喜欢吃糕点的糖友可以偶尔少量食用,并相应减少其他食物的摄入。

误区7只吃粗粮,不吃细粮

有部分糖友认为粗粮有很多好处,因此只吃粗粮,不吃细粮。

任何食物吃多了都有利有弊,粗粮富含膳食纤维,对于肠道功能较弱的老年人或有胃功能受损的患者,膳食纤维食用过量,可能会出现上腹不适、暖气、腹胀、食欲下降等问题,影响下一餐的进食等。

正解:

糖尿病饮食中主食要尽量做到粗细粮合理搭配,把粗粮和细粮掺和起来吃。比如,可以食用由“玉米+大麦面”组成的二合面或“玉米+大麦面+荞麦面”组成的三合面:也可以吃“大米+小米”组成的二米饭或“大米+小米+燕麦”组成的三米饭。

误区8食物吃多了就加大药物剂量

一些糖友有时会抵抗不住美食的诱惑而大吃一顿,随后会加大降糖药的服用剂量,认为吃得多了,只要多吃点药就能把血糖给降下来,对身体不会有不利影响。

正解:

降糖药物虽然有一定的降糖作用,可是加大药物剂量的同时也加大低血糖及药物副作用发生的可能,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在尽量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的基础上,以最小剂量的药物来使血糖达标,不要把降糖药物作为不良生活方式的“挡箭牌”,降糖药物不能作为挡箭牌,也抵挡不了血糖升高给身体带来的伤害。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