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关注 > 相关新闻 > 早期干预,“消灭”半数糖尿病!

早期干预,“消灭”半数糖尿病!

2017-09-16 来源:糖尿病家庭调养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多年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身体对胰岛素利用能力减弱)和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绝对不足)是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重要环节。其中,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中心环节。

  胰岛素是人体中唯一能够降低血糖的物质,胰岛β细胞负责分泌胰岛素。

  多年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身体对胰岛素利用能力减弱)和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绝对不足)是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重要环节。其中,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中心环节。

  确诊糖尿病,其实胰岛功能在10~15年前就已经开始下降了!

  一项前瞻性糖尿病研究显示,患者在被诊断为糖尿病时,胰岛β细胞功能只剩下正常的50%,其后以每年4%~5%的速度下降,以此推断,在糖尿病诊断前10~15年,胰岛β细胞已开始逐渐下降。

  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就是高血糖的开始

  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在糖耐量正常时就可见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如果不加以干预,胰岛β细胞功能进一步受损,就会发展成糖尿病。

  从血糖高到出现糖尿病症状,平均长达7年

  有些情况下,血糖高不易被察觉,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在这期间,改变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增加体力活动,改变不良环境因素,均有助于延缓糖尿病的发生,降低患病率。

  所以,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是减少糖尿病的最佳策略!

  哪些是糖尿病高危人群?

  1、有糖尿病家族史: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有糖尿病,其子女患病的几率会大大高于无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

  2、肥胖:2型糖尿病中,大约有一半的人是超重或肥胖者。

  3、年龄:研究发现,成年以后,年龄每增加10岁,糖尿病的患病率将提高68%。

  4、妊娠糖尿病:有过妊娠糖尿病的女性有生之年得糖尿病的几率高于普通人。

  糖尿病前期早干预,发生率减半

  耐糖量减低阶段(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是糖尿病发展的“必经之路”。

  处于此阶段的高危人群,就如站在分岔口上:如果放任不管,必然发展成真正的糖尿病;若从饮食、运动和药物干预方面打“预防针”,可使糖尿病发病率降低约50%,预防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并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前期可表现为糖耐量受损和空腹血糖受损:

  糖耐量受损的诊断依据是: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空腹血糖受损的诊断依据是:6.1mmol/L≤空腹血糖<7.1mmol/L。

  早期干预,以改变生活方式为主

  目前,糖尿病前期干预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即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减轻体重、戒烟等。

  控制饮食,主要是控制热量的摄入,降低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增加糖类比例和维生素含量。做到主食、蔬菜、肉类等合理搭配。

  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中等量运动的降糖作用可以持续12小时左右。

  研究表明,运动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及其它代谢指标,增强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脂。

  运动疗法适用于大多数糖尿病前期患者,最好保证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20~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慢跑、爬山、游泳、骑自行车等,应避免剧烈和对抗性的运动项目。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