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多卡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外毒素TSST-1刺激的特应性皮炎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的影响
TSST-1(100μg/L)显著刺激了特应性皮炎患者单一核细胞的增殖(SI=75±2.12,P<0.05),并刺激α肿瘤坏死因子、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IL)2、IL-12、IL-4、IL-5、IL-13细胞因子的释放(均P<0.05)。
医学护肤品的介绍
多形性红斑:可由药物引起的多形红斑,其皮疹特点为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红斑或丘疹,似豌豆大至蚕豆大,中央常有水疱,边缘带紫色,对称性发生于四肢,常伴有发烧、关节痛、腹痛等,严重者可引起粘膜水疱的糜烂、疼痛。
晒伤单纯属于日晒的伤害,当皮肤暴露于强紫外线下,出现红斑、疼痛、水肿,皮肤触痛和大泡。而光敏性皮炎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简单地说,发病原因是因过敏体质的人吃了光敏性食物,又接受了光照,引发过敏反应,发生了光敏性皮炎。
TSST-1(100μg/L)显著刺激了特应性皮炎患者单一核细胞的增殖(SI=75±2.12,P<0.05),并刺激α肿瘤坏死因子、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IL)2、IL-12、IL-4、IL-5、IL-13细胞因子的释放(均P<0.05)。
淋巴瘤样接触性皮炎是长期接触性抗原暴露导致的假性淋巴瘤的一种,大多数过敏诱导的假性淋巴瘤通常有类似于MF的真皮层致密的T淋巴细胞浸润,少数为B细胞浸润为主的假性淋巴瘤。
在近几年的严重环境空气污染期间,中国部分城市出现了湿疹、特应性皮炎及某些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就诊率增加的现象,这一现象与目前国内外的相关报道基本一致。无论是特应性皮炎还是湿疹,原发或继发的皮肤屏障功能不完善是它们的一个共同点。当皮肤屏障功能不完善时,该部位的皮肤较健康皮肤更容易受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新型布尼亚病毒由中国疾病控制中心2010年首次发现并报道,该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目前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
平滑肌错构瘤是真皮内平滑肌束增生所致的一种良性肿瘤。先天性平滑肌错构瘤临床上分为4型,即经典型、毛囊型、多发型、弥漫型。本病临床上主要与结缔组织痣、硬斑病、单发的肥大细胞瘤、Becker痣、咖啡斑、先天性痣细胞痣、获得性局部多毛症、小汗腺血管瘤样错构瘤、皮肤僵硬综合征等鉴别,病理上需与平滑肌瘤、平滑肌增生及婴儿肌纤维瘤病等鉴别。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人工合成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属于甾体类固醇激素类药物,又称为皮质类固醇。由于皮质类固醇包括性激素及维生素D3的衍生物,因此,本文中使用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这一名称。
HIV阳性人群HPV感染率增高的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HIV阳性患者CD4细胞减少,体液免疫功能异常等相关。此外,HIV可能通过与感染HPV细胞的直接相互作用,加重HPV引起的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