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的日常饮食禁忌原则
直到最近回国探亲,赵女士在老公的陪同下,到邵逸夫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看病,才被确诊为颊黏膜鳞状细胞癌(属于口腔癌的一种)!
黄某和家人都不敢相信这一事实,因为他除了右上腹部痛了两次,睡眠和胃口不太好外,其他都很正常,人也没瘦,怎么就得肝癌了。
首先,要正确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一般将疼痛程度分为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根据疼痛的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癌痛大多数为持续性慢性疼痛,其不仅造成病人躯体疼痛,而且还导致病人精神和心理痛苦。慢性癌痛严重干扰病人的生活质量。
鞘内药物输注治疗,是一种用于中枢性镇痛方案,该治疗技术最大的特色在于中枢直接镇痛,不影响外周受体,我们都知道人的大脑有一个叫做血脑屏障的保护膜,这个膜有效地保障了药物不会扩散到外周去,从而提高了镇痛效果,又减少了这类药物的副作用。
l轻度疼痛:1-3分,可忍受,正常生活,睡眠基本不受干扰。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辅助性药物:芬必得、泰诺林
所谓植入性硬膜外输注系统,是在皮下植入一根导管,一端通向脊髓硬膜外腔,另一端接给药泵埋入皮下,药物通过给药泵输入脊髓硬膜外。
由于神经介入治疗具有镇痛效果确切,不直接影响患者全身状态、意识水平和精神活动等优点,故在癌痛治疗早期就应适时、适宜地介入,而绝不应将其视为各种疗法无效时的最后抗痛手段。
中华疼痛学会在1998年提出了癌痛的“第四阶梯”止痛治疗方案—介入治疗,就是指对癌痛患者通过介入性的手术操作进行止痛治疗,包括: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全国疼痛诊疗中心樊碧发
放疗对肿瘤浸润压迫神经引起的疼痛疗效确切。对放射线敏感的原发肿瘤产生的压迫与浸润,甚至可收到根治的效果。
评价国家和地区的癌痛治疗水平,可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人均吗啡消耗量,因为吗啡是癌痛治疗的基本用药。
2005年10月11日世界镇痛日,据WHO统计,在接受治疗的癌症病人中50%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70%的晚期癌症病人认为疼痛是主要症状,30%的病人有难以忍受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