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康复护理 > 疼痛护理 > 规范癌痛治疗,改善生活质量

规范癌痛治疗,改善生活质量

2014-12-20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评价国家和地区的癌痛治疗水平,可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人均吗啡消耗量,因为吗啡是癌痛治疗的基本用药。

  “规范痛治疗,改善生活质量”是中国抗癌协会2009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主题。这是进一步推动我国癌症疼痛规范化治疗的最好行动,也是回应国际疼痛研究学会(IASP)发起“世界镇痛年-抗击癌痛”的最好行动。癌痛规范化治疗的目标是为癌症患者提供高品质的止痛治疗,其技术核心是准确评估疼痛;正确选择止痛治疗方法,制定个体化止痛治疗方案;通过规范化止痛治疗,缓解癌症患者的躯体疼痛和身心痛苦。

  癌痛得不到充分治疗是普遍现象,致使世界上每天至少有500万癌症患者遭受着疼痛的折磨。每年全世界接受抗癌治疗的成年人和儿童中50%有疼痛,在癌痛的患者中50%为中至重度疼痛,30%为难以忍受的重度疼痛。晚期癌症患者中70%有疼痛。我国每年新发癌症患者220余万,每年在治患者600万以上,癌症死亡160万,其中50%~61%的病人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每天忍受癌症疼痛者也有100万以上,癌症所致的疼痛及伴随的抑郁,使生活质量下降,所以癌痛治疗是个全球性的问题。

  癌症患者陆幼青在《死亡日记》中这样写到:“有很多次,我怎么也写不下去,身体的痛楚是如此的强烈,我必须不停地转换姿势,而每换个姿势,身体上各种部位的疼痛要持续十来分钟才能平静,十来分钟后我又觉得需要下一次新的挪动来让我的身体感觉更舒服一点”。持续不断的疼痛往往引起病人一系列心理上的变化,如绝望、不安、暴躁,导致病人对疼痛的敏感性增高,恶化病情。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活动能力、情绪、工作状况、与他人的关系、睡眠、对生活的乐趣及享受娱乐等负面效应。可见,缓解疼痛是提高晚期癌痛患者生命质量的关键。

  评价国家和地区的癌痛治疗水平,可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人均吗啡消耗量,因为吗啡是癌痛治疗的基本用药。据国际麻醉药品管制局(INCB)报告,中国推行WHO三阶梯止痛原则之前的吗啡每年消耗量仅4~6kg,随着WHO三阶梯止痛原则在中国的推广,我国的吗啡消耗量虽然在增长(1984年中国全国吗啡用量为4公斤,1996年达144公斤,2002年增至253公斤,2003年的290公斤左右,2005年达415公斤,2007年吗啡消耗量已上升到640公斤)。然而,中国的吗啡人均消耗量仅为0.49mg,距离发达国家平均水平30.55mg相去甚远,就算要达到世界吗啡消耗量中等起步水平的人均lmg,也需要将年医疗消耗量增至1300kg。用药种类构成比也可以反映止痛治疗是否规范合理。我国人口占INCB统计人口的27.9%,但吗啡消耗量仅占全球医疗消耗量的0.8%,可待因占2.7%,哌替啶占17.0%,芬太尼占0.5%。中国的疼痛尤其是癌痛还远远未得到充分治疗。

  疼痛是癌症患者的常见症状。由于社会认识不足、医疗水平有限,我国癌症疼痛患者中通过治疗得到有效缓解的不足一半。实际上,随着阿片类药物的广泛应用,治疗癌痛早已成为可能,并且只要使用规范不会成瘾。治疗癌痛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使其从精神上摆脱对疼痛的恐惧,增加对生活的希望。

  一.疼痛的分类与原因

  1.急性疼痛与慢性疼痛

  急性疼痛是提示损伤可能或损伤程度的一个重要的生物信号,其持续或预期持续的时间短,典型地不超过1个月。它通常伴发焦虑以及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活动(例如,心动过速,呼吸频率增加,血压升高,出汗,瞳孔扩大)。美国国家癌症综合治疗网络2005年发布的癌痛治疗指南明确指出:重度癌痛应被视为急症。

  慢性疼痛通常是被用来指一些在急性组织损伤消退后,继续持续超过1个月的疼痛,或者持续或反复超过3个月以上的疼痛,或者预期会继续或进展的组织损伤所伴随的疼痛。慢性疼痛已丧失其适应性生物作用,往往会逐渐出现一些自主神经系统征象(如疲乏,睡眠障碍,食欲减退,饮食无味,体重减轻,性欲减退,便秘),并且可能继发抑郁症.

  2.身源性疼痛与心因性疼痛

  疼痛也可以大致划分为可以用生理性机制来解释的身源性疼痛,亦即器质性疼痛,因某种疾病所引起的疼痛;或没有器质性病理能足以解释其疼痛程度与伴发功能障碍的心因性疼痛,后者被认为大多数是与心理因素有关(心因性疼痛综合征)。

  3.癌症疼痛

  癌症病人的疼痛比较复杂。WHO将之分为:①直接由肿瘤发展侵犯引起的;②和肿瘤相关但不是直接引起的;③由肿瘤治疗引起的;④和肿瘤无关的疼痛。调查结果表明以上几类分别占78.2%、6%、8.2%和7.2%,并有6.7%的病人是由两种以上原因引起的。不言而喻,对于①、②两种原因引起的疼痛,抗肿瘤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使疼痛缓解,所以应当是抗肿瘤加止痛治疗;而对③、④两种原因引起的疼痛则需进行止痛和其他有关的辅助治疗。在此,我们也不能忽视有些病人自身因素可能也是导致或加重疼痛的原因。例如病人敏感、焦虑以及临终前的失望恐惧会导致疼痛阈降低等。

  (实习编辑:刘佩仪)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