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预防肿瘤 > 抗癌饮食 > 吃多零食可致癌?家长千万早提防!

吃多零食可致癌?家长千万早提防!

2018-03-18 来源:长沙珂信肿瘤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杜松明副研究员说,并不是所有的零食都对孩子不好。吃零食不妨分个等级。

 偏爱各种色彩鲜艳的甜点,光吃零食不爱吃饭,这是现在不少孩子的通病,家长也都习以为常。然而,6岁到童童(化名)却因此患上了胃癌。

 
零食不离手,正餐不入口
 
“家有一小,如有一宝。”这话在郭阿姨家得到了验证。郭阿姨盼天盼地,终于盼到了年近40的儿子结婚生子,喜得“金孙”的郭阿姨巴不得把所有好东西都捧到宝贝童童面前。
 
从长了两颗乳牙开始,童童就拥有了国内外五花八门的小零食:蛋糕、面包、糖果、薯片、饮料……童童年龄见长,胃口也也见长,零食自然是越吃越多,甚至到了不爱吃正餐,光抱着零食当饭的程度。尽管家人反对,却挡不住郭阿姨爱孙心切。
 
这几个月,童童总是出现肚子疼,呕吐现象,甚至拉黑便。经过医院化验检查,怀疑有胃出血,进一步检查证实,6岁到童童竟然被胃癌缠上了。医生说,这与童童长期大量吃零食脱不了干系。
 
零食当饭吃,恐引胃病
 
“总吃零食,不仅会让孩子发胖,还会引起胃部病变,后果严重。”安徽省立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肖梅说道。
 
据肖医生介绍,现在的胃病发病率很高,10个人中至少有5人患胃病,40岁-70岁多发胃癌。近几年,胃病的低龄化趋势明显,十几岁以下的小孩子不在少数,有一些还得了癌症,最小的胃癌患者才5岁,“大部分患儿都有一个共同点,不爱吃正餐,总拿零食当饭,尤其垃圾食品吃得多。”
 
这些东西,宝宝别吃
 
颜色鲜艳的食物。“颜色越鲜艳,越五颜六色的,别给孩子吃。”
 
买来的面包和蛋糕。“这两种食物中很多富含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在体内代谢非常慢,身体里的反式脂肪酸越来越多,加重身体负担。”
 
“烧烤致癌,孩子最好也不要吃。”香喷喷的烤肠在加工过程中会添加亚硝酸盐,在体内转化为亚硝胺,可导致胃癌和食道癌,因此也不要给孩子吃。此外,肉松在制作过程中会加入糖、酱油、脂肪等,有很高的热量和盐分,孩子最好也不要吃。“孩子吃肉别买成品,最好现做,炒、红烧、炖汤都可以,尽量不要炸、煎、烤。”
 
医生介绍,孩子得胃病,幽门螺旋杆菌也是“元凶”之一。“幽门螺旋杆菌致癌,孩子一旦感染,病程进展很快。给孩子喂饭时,父母最好别用舌头试温度,也别和宝宝用同一副碗筷,有幽门螺旋杆菌的父母更要格外注意。”肖梅说,孩子若是反复上腹痛,最好去医院“哈口气”,检测一下。
 
添加剂最多零食排行榜
 
第一名:派(蛋黄派、巧克力派)
 
氢化油(含反式脂肪酸,危害心血管系统)、甜味剂、防腐剂、乳化剂、膨松剂、香精、色素、增稠剂、抗氧化剂——简直就是食品添加剂的大杂烩。
 
第二名:方便面
 
一包方便面最多可有25种食品添加剂,常见的有谷氨酸钠、焦糖色、柠檬酸、特丁基对苯二酚等。儿童长期食用含柠檬酸的产品,可能导致低钙血症。
 
第三名:火腿肠
 
所含添加剂包括亚硝酸钠、山梨酸钾等。其中亚硝酸钠可能在体内生成致癌物亚硝胺。
 
第四名:蜜饯
 
所含添加剂为柠檬酸、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等。其中苯甲酸钠会破坏维生素B1,并影响儿童对钙的吸收。
 
第五名:果冻
 
山梨酸钾、柠檬酸及卡拉胶等添加剂运用最普遍。过多摄入山梨酸钾会导致过敏反应,并影响孩子对钙的吸收。
 
第六名:冰激凌
 
人工香精、增稠剂、人工合成色素等添加剂使用最普遍。而其中有的人工色素,国外规定不能用于食品。
 
第七名:饼干
 
所含添加剂包括焦亚硫酸钠、柠檬酸、山梨糖醇。大量的焦亚硫酸钠会损伤细胞,具有生物毒性。
 
第八名:奶茶
 
所含添加剂包括山梨酸钾、六偏磷酸钠等。后者过量会引起钙代谢紊乱。
 
第九名:口香糖
 
可能含阿斯巴甜、山梨糖醇、柠檬酸等添加剂。过多的山梨糖醇会引起腹泻。
 
第十名:薯片
 
可能含有的添加剂包括谷氨酸钠、鸟苷酸二钠等。上述两种都是被禁止用于婴幼儿食品的。
 
专家建议
 
如何合理吃零食?注重“三餐两点”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杜松明副研究员说,并不是所有的零食都对孩子不好。吃零食不妨分个等级。
 
饮食分级:
 
比如,可经常食用的零食有:全麦饼干、营养麦片、水果干、酸奶、自制面包等;可每周食用2-3次的有:甜饼干、冰激凌、山楂片、鸡蛋卷、布丁、动物饼干、燕麦花卷、海苔、自榨果汁等;只能偶尔吃的有:糖果、巧克力、薯片、薯条、玉米片、棉花糖、烤饼、果脯、虾条、碳酸饮料等。而方便面、火腿肠、果冻、速溶奶茶等则最好不吃。
 
年龄分级:
 
3-5岁:睡觉前半小时避免吃零食。
 
6-12岁:每天吃零食一般不超过3次,吃零食的时间不要距离正餐太近,避免在玩耍时吃零食。
 
13-17岁:选择和购买有益健康的零食,每天食用不能太频繁。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