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预防肿瘤 > 抗癌饮食 > 为什么“仰卧起坐”改变不了“挺肚子”

为什么“仰卧起坐”改变不了“挺肚子”

2017-12-20 来源:何裕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腹横肌是深层的稳定肌,是产生腹部压力的关键

   相信临床上很多治疗师和家长都会碰到这样一个现象:孩子跪或者走的时候挺肚子,也就是我们说的腰椎前凸。这个时候,我们经常给到的训练是对于腹直肌的训练,孩子用力的去做仰卧起坐

 
 
  但是,经常遇到的结果是,即便孩子仰卧起坐这个动作完成的很好了,但是他们“挺肚子”的现象改变并不明显。
 
  针对这一常见症状,我们需要搞懂的是,挺肚子真正的原因,而不是遇到挺肚子的现象,就训练仰卧起坐。
 
  腹横肌是深层的稳定肌,是产生腹部压力的关键,我们在做任何动作之前,腹横肌会提前收缩稳住腹部,为脊柱提供稳定,然后保证动作的顺利进行。
 
  在脑瘫患儿中,常见的就是腹横肌无力,腹部摸上去软软的像个棉花包,很多患儿还伴有呼吸无力的情况,这样的孩子腹部稳定性肯定非常差,即使他们训练腹直肌,能做仰卧起坐,腹部的稳定性也无法改善,因为腹横肌和膈肌的无力直接导致深层稳定性不好。
 
  还要指出的是,当我们在走路时,腹直肌到底有没有参与运动是受到运动医学界的质疑,如果腹直肌根本在走路时不参与腹部稳定性形成,那拼命的训练腹直肌去改善腹部稳定性问题显然效果不会好。
 
  还要注意的是,腰椎的前凸还有可能是因为其他原因造成,比如髂腰肌的紧张,造成骨盆前凸,这时腹部要代偿性的前凸,脑瘫孩子常常是如此的情况,髂腰肌的痉挛,让腹肌的发育受到抑制,导致了腰椎前凸的出现,这个时候,如果仅仅是锻炼腹直肌,不去改善髂腰肌的情况,孩子一走路或直立时就会用异常模式去代偿,那么无论如何仰卧起坐,异常姿势改善也不明显。
 
  所以,PT的训练要建立在精准的肌肉检查和运动评估中,不能通过表面的临床表现去设计治疗动作,否则不但效果不明显,有时候还会判断错误,适得其反。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