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非替尼中国上市7周年研讨会纪实
作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领域的突破性靶向药物,吉非替尼自2005年被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用于晚期NSCLC二线治疗,2010年获批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患者一线治疗以来,给无数中国肿瘤患者带来了治疗希望。2012年2月4日,吉非替尼中国上市7周年庆典暨学术会议在广州、北京、上海、沈阳、成都、杭州、南京7地同步召开,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管忠震教授和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应邀担任大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莫树锦(TonyMok)教授、日本东北大学附属医院井上晃(AkiraInoue)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刘彤华院士、上海胸科医院陆舜教授和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力教授等国内外多位肿瘤学领域专家和学者汇聚一堂,就以吉非替尼为代表的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在NSCLC一线、二线及维持治疗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广泛学术交流。
EGFR突变患者靶向治疗时机:或许早早益善
IPASS等大型研究已证实吉非替尼一线治疗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含铂标准化疗。但2010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公布的该研究总生存(OS)数据却发现,与化疗相比,吉非替尼对EGFR突变阴性患者(P=0.99)或EGFR突变阴性患者(P=0.309)的中位OS改善均无显著差异。那么对与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是一线治疗采用化疗还是靶向治疗?
在此次会议上,TonyMok教授和AkiraInoue教授认为,EGFR-TKI一线治疗均有有效率高、PFS长和生活质量改善的明确优势,强烈推荐无论年龄和体能状态(PS)如何,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一现接受吉非替尼治疗。
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IPASS研究除了显示吉非替尼一线治疗EGFR突变患者的有效率和PFS显著优于化疗外,还发现吉非替尼能使70%以上EGFR突变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明显高于化疗组:癌症治疗功能评价量表-肺癌(FACT-L,P<0.0001),肺癌相关症状量表(LCS,P<0.0001),试验转归指数(TOI,P<0.0001)(图2)。至于IPASS研究中,吉非替尼和化疗对EGFR突变患者的OS相似,TonyMok教授认为主要原因可能优于化疗组患者疾病进展后二线接受了EGFR-TKI治疗,影响了OS评估。
2011年NEJ02研究亦显示,对于EGFR突变患者,与标准卡铂+紫杉醇化疗相比,吉非替尼一线治疗显著延长患者PFS(10.8个月对5.4个月,P<0.001),使ORR提高1倍以上(74%对31%,P<0.001)。疾病进展后,部分患者接受了交叉换药二线治疗,结果发现,吉非替尼在EGFR突变患者中一线治疗的ORR明显高于二线治疗(73.7%对58.5%),而化疗在一、二线治疗的ORR无明显差别(30.7%对28.8%)。在OS方面,吉非替尼治疗的OS为27.7个月,较化疗的26.6个月有所延长,但未达统计学差异(HR=0.887,P=0.483)。此外,NEJ002研究还发现,与化疗相比,吉非替尼一线治疗的3级以上毒性作用更少(41%对72%),日常功能、疼痛和呼吸困难的缓解率明显更优(P<0.0001)。
AkiraInoue教授指出,考虑到研究所示的大量获益,推荐EGFR突变NSCLC患者一线接受吉非替尼治疗。目前,EGFR-TKI是EGFR突变NSCLC患者最有效的治疗药物,吉非替尼在日本获批准后,每年有超过1万例患者获得了更长的生存期。根据目前日本的指南,对于晚期NSCLC,首先检测EGFR突变,根据检测结果选择相应治疗措施:对于突变阳性者,如PS评分为0~2分,可选择吉非替尼或化疗,如PS评分为3~4分,应考虑吉非替尼治疗;对于突变阴行者,不推荐吉非替尼治疗;对于突变状态未知者,强烈推荐进行突变检测。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无论年龄和PS状态如何,均强烈推荐EGFR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一线接受吉非替尼治疗。
广州主会场主席:管忠震吴一龙
“吉非替尼中国上市7周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事件,不仅仅因为其使大量肿瘤患者获得了临床益处,开创了实体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先河,更是因为其富有戏剧性的研究和上市经历启动了肺癌个体化治疗的理念,促进了肺癌领域的治疗进步。”
上海分会场主席: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廖美琳韩宝惠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周彩存
“作为第一个肺癌领域的靶向药物,吉非替尼的上市开创了靶向治疗的新时代,创造了肺癌治疗的新历史历程,期待在未来能有更多类似吉非替尼的药物研发成功并应用,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多治疗手段。”
北京分会场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石远凯储大同首都医科大学支修益
”吉非替尼在中国上市的7周年,为中国医师打开了与亚洲及全球同仁交流宝贵经验和体会的窗户,让中国了解了世界,同时也让世界了解了中国。未来,希望中国的医生和学者在中国肺癌的个体化治疗中做出更多贡献。“
杭州分会场主席:浙江省肿瘤医院张沂平
“7年前,吉非替尼中国上市为全球提供了首个EGFR-TKI药物,为晚期NSCLC的治疗开辟了一个新的治疗领域。在上市后的7年中,吉非替尼取得了优异的临床疗效,使很多晚期NSCLC患者在活得更长的同时活的更好。”
南京分会场主席:解放军南京八一医院秦叔逵江苏省肿瘤医院冯继峰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陆舜
“本次会议采用网络直播的新形式来交流吉非替尼上市7周年来的临床应用经验,并展望未来NSCLC治疗领域的热点,是非常好的形式。七载共携手、风雨彩虹路,相信未来吉非替尼在肺癌肿的治疗会有新的突破。”
沈阳分会场主席: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云鹏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公琰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基巍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丁翠敏
“以吉非替尼为代表的EGFR-TKI药物彻底地改变了NSCLC治疗的格局,给患者带来了临床益处,同时也给医生提供了更大研究和探索的领域,推动着肺癌的个体化治疗真正走向临床实践。”
成都分会场主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为民
“本次上市7周年盛会聚集了来自西部地区12个省市的肿瘤医师和学者,共同学习和交流肿瘤规范化治疗经验。正巧的是,2012年以共同参与,成就奇迹为主题的世界癌症日全国性科普宣教活动也在成都启动,这正切合了发挥各方优势,共同抗击癌症的理念。”
展望
吴一龙教授在展望中指出,肺癌的研究进展离不开基础研究的突破。近40年来,世界癌症领域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5个方面的突破进展,即发现两类癌症相关基因(癌基因和抑癌基因)、DNA表观遗传学、肿瘤微环境调节细胞行为如生长和扩散、患者免疫系统的失活和肿瘤的异质(耐药和转移的根源),深刻地影响着癌症治疗的理念和行为。未来,针对EGFR丰度、治疗性疫苗、DNA表观遗传学的治疗等领域开展研究,将可能成为肺癌治疗的新突破。
对于中国临床医师和研究者而言,近年来取得的靶向治疗突破性进展是因为锁定了中国肺癌人群的特点,未来这也应是我们继续研究的方向,因为只有这样我们在肺癌领域才能做出更大的成绩。正如在欧洲和美国,吉非替尼的疗效并不优于化疗,但因中国人群的EGFR突变率特点不同与美国和欧洲患者,使得以吉非替尼为代表的EGFR-TKI药物能在中国有更优的疗效。未来,相信随着对NSCLC个体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将会有更多患者,尤其是中国患者,能从靶向治疗中进一步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