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疗养频道 > 疗养方法 > 中医疗养 > “二月二”的饮食准则:减酸增甘

“二月二”的饮食准则:减酸增甘

2017-10-09 来源:健康新佟学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至于甜味的糖,有一种糖最具补脾效果,就是我们生活中不常吃的饴糖,因为饴糖是从粮食中提取的,具备了五谷补脾的功效,对于脾虚,特别是春天胃病又复发的人,应该用饴糖代替白糖冰糖,将补脾的细节落实在每天的生活中。

  今天是“二月二”,“龙抬头”。至此,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在这个季节,中医养生的饮食原则也有讲究:要“减酸增甘”。对此,很多人简单的理解为是少吃酸的,多吃甜的,甚至会理直气壮地吃糖了,这显然是曲解,这个“甘”和“酸”不是味觉中的甜和酸,指的是药物和食物的性味。

  孙思邈在《千金食治》中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很显然,“减酸增甘”的目的是为了养脾气。因为春季万物生发,春为中医说的“肝”所主,酸又是入肝的。从这儿就可以看出,中医的这个“肝”不是我们得肝炎的那个肝,中医的“肝”其实指的是身体整体机能的协调配合,在春天,这种配合的平衡点相对较高,这个高的平衡点,被中医称为“生发”,如果“生发”过度,内里跟不上,身体就会出问题,怎么能使内里跟上春天的代谢机能呢?就要补足脾。

  很多人到了春天会犯困,用现代医学解释就是血管在春天扩张了,血液充盈不够,血压降低,供血不足导致了脑缺血,这就很像中医讲的“生发”过度,补脾就包括了增加心脏的机能以提高血液供应,以应对春天到来时血管的扩张等诸种机能的“生发”,你想想,能达到这种效果的,自然不是甜味的糖了,而是具备补脾效果的药物或者食物,这些食物在中医的性味中,是属于甘味的。之所以减酸,就是要减少肝气的“生发”之性,避免身体在春天里代谢过亢,这个讲究如果用中医治法来总结,就是在春天,疏肝要适度,补脾要加强的意思。

  再说到药物和食物的“酸”和“甘”,中医将具有收敛、涩滞作用的食物与药物归入酸味,将具有补益、和缓作用的食物和药物归入甘味。比如白芍,乌梅,五味子则是酸味入肝的,山药、核桃、菜花、莴笋、白菜及黑米、高粱、黍米、燕麦等五谷杂粮虽然吃去来没什么甜味,但却都归入了甘味食物,是补脾的。

  具体到生活中,“增甘”比“减酸”更可操作,所以春天的养生主旨就是要通过食物补脾。因为脾虚的人,春天是他们最难过的季节,他们的春困比任何人都明显,反过来说,一个春困严重的人,一定是个脾虚的人,春天这个季节,他们尤其需要补脾。

  补脾的食物在生活中最普遍,最简单就是五谷杂粮,它们或多或少都有补脾的作用,更加有针对性的则是颜色偏黄,偏红的比如南瓜,小米,胡萝卜,都是偏温的有补脾效果的。至于甜味的糖,有一种糖最具补脾效果,就是我们生活中不常吃的饴糖,因为饴糖是从粮食中提取的,具备了五谷补脾的功效,对于脾虚,特别是春天胃病又复发的人,应该用饴糖代替白糖冰糖,将补脾的细节落实在每天的生活中。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