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疾病 > 强迫抑郁 > 关于强迫症的误读

关于强迫症的误读

2018-04-20 来源:简单心理Uni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日常总会听到身边的人半严肃半开玩笑地说:我这人吧,特别强迫。“强迫”“分裂”这样的词最初来源于对心理疾病的描述。而事实上,真正意义上的心理疾病并不是大家口中所说的那么简单。
强迫症——典型误读:强迫症好玩,我也有啊。
 
强迫症曾被一度调侃,用它开玩笑似乎总是特别有意思。
 
有的人会这样自嘲:“我经常把指甲啃得很短,否则不爽;我不清理手机内存就会不爽,我的桌子要是不整齐我就不爽,我的书页折了个角我就受不了,真有趣,我一定是强迫症。”强迫症就像一个有趣的自我介绍,给自己添了那么一点小个性,让人印象深刻。
 
因此在强迫症患者找人倾诉时,得到的回答可能是“我从小就有强迫症,哈哈,好巧啊,你也有强迫症啊?这种事情不用在意啦。”
 
这种时候,强迫症患者内心一定是崩溃的。因为这个被调侃、被当作玩笑的“强迫症”,和那个将他折磨得生不如死的“强迫症”完全不同。
 
用轻松的语气谈起强迫症本身就是一种误读。

所以真正的强迫症到底是什么呢?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强迫及相关障碍被单分一个单元,其中包括强迫症,躯体变形障碍,囤积障碍,拔毛癖(拔毛障碍),抓痕(皮肤搔抓)障碍等。
 
强迫症是一种慢性、难治性疾病,主要症状是强迫思维及强迫行为,患者因此非常痛苦却无法摆脱。这和调侃中提到的那些小小的“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完全不同。
 
虽然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可能都曾有过某些轻微的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比如说不停地考虑第二天的面试或约会而一时无法不去想,或关好门窗又重复检查,但在强迫症患者身上,这种想法或行为会更持久、苦恼,而且明显不合理,对日常活动也会产生明显的干扰(钱铭怡,2006)。
 
它们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患者会在它们身上浪费大量的时间,每天至少在1小时以上。不仅如此,它们会极大地妨碍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也会妨碍患者与他人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
 
下面举两个例子,来解释一下真正的强迫症是怎么样的。
 
强迫思维的例子:
 
我总有一些“可怕”的想法。当我想到自己的男朋友时,会希望他去死;当母亲下楼梯时,我会希望她从上面滚下来摔断脖子;当姐姐说要带她的小孩去海滩时,我会希望他们都被淹死。
 
这些想法简直快把我弄疯了。我爱他们:为什么我还希望他们遇上这么可怕的事情呢?这是我变得野蛮,觉得自己是不齿于社会的疯子,也许让我去死都比“诅咒”我所爱的人更好(钱铭怡,2006)。
 
强迫行为的例子:
 
一个28岁的已婚女人,她怕出错,怕脏,怕受伤,怕倒出的水溅回脸盆了,就要接水后重倒,反复好多次。
 
她还有反复洗手、检查、数数等症状。哪怕自己也知道没有必要,哪怕自己也不想这样,可是她就是控制不住。
 
后来她的症状逐渐加重,不敢用手碰袜子,冬天温度只有七八度时也不穿袜子,怕真菌会染到手上,让她得妇科病;怕听到人咳嗽、吐;怕玻璃,甚至怕带眼镜的人,害怕铁的东西、钉子等,看到这些就必需闭紧嘴巴,到后来尽量避免出门。
 
参与治疗前近半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她都是在洗东西,已不能坚持工作,很少出门。患者感觉非常痛苦,她想上班,但因病情无法上班(李飞,师曾洁,张亚林,2015)。
 
可见,强迫症一般都非常严重,健康的我们很难真正体会他们的痛苦。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