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治疗 > 药物治疗 > 精神分裂症治疗预防

精神分裂症治疗预防

2015-04-18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现在精神病患者是日益增多,由于该病的危害是不可限量的,精神分裂症的并发症也很多,如并发有失眠、抑郁等疾病,要及时预防和治疗。

   1.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药物治疗起关键性作用。抗精神病药物能有效而迅速地控制急性、慢性精神分裂症。

 
  临床习惯于将常用的抗精神病药分为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两大类,这种分类并无严格的定义或界限。典型的抗精神病药主要指吩噻嗉类、硫杂类和丁酰苯类。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主要指氯氮平、舒必利、利培酮、奥兰扎平等。这两类药的作用谱相似,疗效相当,但典型的抗精神病药副反应较多,且较严重,特别是锥体外系反应更突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除氯氮平偶尔引起较严重的粒细胞缺乏外,其他副反应较少。近年来,国外又上市了一些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如奥兰扎平,其副反应较少,疗效与氯氮平相当,在国外较受欢迎,但因其价格昂贵,目前在国内尚不能普遍应用。本章重点介绍传统的抗精神病药。
 
  (1)急性期的治疗:首次发病或复发患者的治疗力求系统和充分,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缓解。一般疗程为2~3个月。常用药物及剂量为氯丙嗪300~600mg/d,奋乃静40~60mg/d,三氟拉嗪20~30mg/d,氟哌啶醇12~20mg/d,舒必利400~600mg/d,氯氮平300~500mg/d,老年患者和儿童用量酌减。有严重拒药、藏药行为的患者可考虑用长效制剂,如氟奋乃静癸酸酯12.5~50mg,每2~3周肌注一次,五氟利多10~30mg每周口服一次。
 
  (2)维持治疗:精神分裂症极易复发,维持治疗十分重要。一般在急性期精神症状得到控制并继续治疗1个月后,可考虑减少药量维持治疗。减药时要缓慢,一般在半年后可减至治疗量的1/2,如病情稳定可再减量至1/4或1/5。一般建议在第一次发病后维持用药2年,复发者用药时间应更长。
 
  (3)抗精神病药常见的副作用及处理
 
  抗精神病药的副作用较多,不同种类的抗精神病药副作用也不完全相同,抗精神病药常见的副作用有口干、嗜睡、心动过速、锥体外系反应等,罕见而严重的副作用有粒细胞缺乏、恶性综合征、剥脱性皮炎、药源性肝坏死、低血压休克,遇到这种情况应高度重视,停药治疗。
 
  锥体外系反应是抗精神病药中最常见的副反应,包括急性帕金森综合征、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和迟发性运动障碍。对于前三种锥体外系反应,一般用抗胆碱能药安坦8~12mg/d,分1~3次口服,或肌注东莨菪硷0.3mg每日一次。也可选用抗组织胺药。必要时可减少或更换抗精神病药。对于迟发性运动障碍,目前尚无特效的药物,有报道称溴隐停或异丙嗪等药物有效,可以试用。此时,多需停药或更换治疗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氯氮平能引起严重的粒细胞缺乏,发现这种情况应立即停用抗精神病药,对症处理。为尽早发现这一副作用,临床用药过程中应定期复查血常规。
 
 
  2.电休克治疗(electricconvulsivetherapy)又称电痉挛治疗,是用一定量的电流通过脑部,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癫痫样放电,产生全身性抽搐发作的治疗方法。主要适应于病情较重的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障碍。该治疗方法操作简便,效果可靠,在40年代曾被广泛应用。50年代由于抗精神病药问世,使用该治疗方法者日见减少。但临床经验表明,电休克治疗对于极度兴奋躁动,有伤人或自伤行为及药物疗效不好的患者仍不失为一种值得选择的治疗方法。特别是近年来,在利用肌肉松驰剂的基础上,建立的改良式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拓宽了这种疗法的适应范围。并容易被多数患者及家属接受,但对于伴有严重的心脏或颅内病变时仍属禁忌。
 
  3.其他治疗一些心理治疗、中医疗法、精神外科治疗对精神分裂症的某些亚型或某个阶段也有一定的效果,临床上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应用,但这些治疗多要求在合并抗精神病药的基础上进行。另外,过去尚有胰岛素休克疗法,因副作用大,目前已被淘汰。
 
  (实习编辑:黄嘉振)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