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骨科频道 > 骨科知识 > 病因 > 请问引起痛风的因素有哪一些呢?

请问引起痛风的因素有哪一些呢?

2018-10-16 来源:痛风之友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在富有人群中多见,而这主要是与过量的高蛋白饮食摄入有关。日本报道,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摄入动物蛋白及脂肪的增多,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也增加。

1.遗传

各国的多数研究者认为痛风发病与家族史有关,且年龄越小的患者,有家族史的比例越高。有人报道,80%的12~19岁患者和50%的25岁痛风患者有家族史。而一般认为,痛风患者具有家族史的可达20%~50%,如果经耐心询问,有家族史者甚至可达75%。现认为家族遗传引起痛风的主要问题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在嘌呤代谢转换成尿酸的过程中,主要的限速酶如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PRPP)、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换酶(HGPRT)以及黄嘌呤氧化酶、谷胱甘肽还原酶、葡萄糖-6-磷酸酶(G-6P)等出现了功能缺失或异常,编码这些蛋白酶的基因出现突变可能是产生家族性痛风原因之一。第二个方面出现在肾排泄尿酸的过程中。在肾近曲小管壁上分布着一些参与排泄尿酸的尿酸盐转运蛋白,研究发现编码这些尿酸蛋白的基因呈现多态性或发生突变可能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生有关。

2.饮食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在富有人群中多见,而这主要是与过量的高蛋白饮食摄入有关。日本报道,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摄入动物蛋白及脂肪的增多,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也增加。另一个有趣现象可以充分说明这一问题。托克老(Tokelau)岛是位于南太平洋赤道附近的一个岛屿,由新西兰托管。起初Tokelau岛原住民的痛风发病率是比较低的。后来陆续有部分岛民移居到了新西兰,其饮食结构较移民前出现了显著变化,逐渐与西方人相近,表现在肉类摄入增加、饮含嘌呤高的啤酒、糖类和奶酪的摄入增加。结果发现这些移民痛风患病率明显高于居住原岛的居民,发病相对危险是原岛民的9倍!由此可见,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发生与饮食水平和饮食结构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3.体重

研究显示体重与血尿酸水平明显相关,体重指数增加也与高尿酸血症有明显关系。原发性痛风患者的平均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7.8%。另有报道,痛风患者中78%的病人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0%,57%的病人超过标准体重30%。尽管体重增加虽然并非是痛风发生先兆,但有研究证明,青年时期体重增加是临床痛风发生的危险因素,青年时期体重增加越多,痛风发生的危险性越大。35岁时的BMI明显与痛风发病呈正向反应关系。肥胖引起高尿酸血症可能与体内内分泌系统紊乱(如雄激素和ACTH水平下降)或与睾酮生成过多,抑制尿酸排泄有关。

4.酒精摄入

酒与痛风确有密切的关系。酒类饮料的代谢物乳酸,会抑制尿酸从肾被排泄掉,因此会造成高尿酸血症。特别是啤酒,富含嘌呤类营养物质,换言之,即啤酒除了酒本身的影响外,再加上嘌呤的影响,所以更容易导致高尿酸血症。还有另一观点种认为,饮用像威士忌类含铅的酒,可使痛风的发病危险性增加3倍。

5.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

冠心病患者中17%有高尿酸血症,并与血压及血胆固醇具有正相关关系。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近年来研究认为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的先兆。高尿酸血症患者常较血尿酸正常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更多,诸如偏高的血压、血脂、血糖等。一些危险因素本身就是发生血尿酸升高的原因,如长期的高血压可使肾小球缺氧,乳酸生成增多,与尿酸竞争排泄;某些利尿药和降血压药物的使用也能使尿酸排出减少。反之,高尿酸血症又可通过尿酸结晶直接沉积于小动脉壁而损害动脉内膜,加重高血压、冠心病。而另一些危险因素则可能是高尿酸血症的直接结果,如过高的血尿酸浓度可损害胰腺B细胞,进而诱发糖尿病。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