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骨科频道 > 骨科知识 > 病因 > 骨科医生不喜欢登山,为啥?

骨科医生不喜欢登山,为啥?

2017-11-11 来源:湛江骨科医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秋风送爽正是登高的好时节,很多人认为登山是项很好的运动,可是却忽略了这项运动可能会带来的伤害。 骨科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庞帮镭提醒大家,登高需谨慎,因为每年都有登高受伤的老人,最常见的是踝关节的扭伤和骨折。

  骨科医生不喜欢登山,为啥?

  01骨科医生不爱爬山

  65岁以上的老年人,其中膝关节有骨性关节炎的达到50%,70岁以上80%都有骨性关节炎。庞邦镭说:“在骨科医生的眼里,最傻的锻炼方法就是爬山,骨科医生一般都不爱爬山,爬山对心肺功能是有好处的,但是对于关节来说是没有好处的,对于关节,最好的锻炼方式是游泳和骑自行车。”

  庞医生提醒,进入老年之后,尽量不要去爬山,本身就膝关节疼痛的人更要注意了。我们人在平地上两腿站立时,每条腿负担的重量是体重的一半,而用一条腿站立时,受力腿就要承受整个身体的重量,对膝关节的压力明显增加。在爬山时,膝盖是弯曲的,一条腿承重大约是正常站立时的3—6倍,膝关节受到的压力可想而知。老年人年纪大了,人的韧带,关节囊的稳定性都下降了,所以更容易扭伤摔倒。

  爬山也会损坏软骨组织。软骨是一种像海绵一样的组织,本身没有血管提供营养。人在运动时,关节处于收缩、舒张的交替过程,正常的行走可以通过有节奏的挤压为软骨提供养料。而在爬山等运动中,人的膝关节弯曲,负重增加,软骨不能正常地获得养分,再加上过度磨损,必然引起软骨病变。

  02爬山途中以下这些应注意

  “即使是那些没有关节疾病的中老年人也应当控制爬山的时间,爬山时强度不宜过大,每爬20分钟,最好休息几分钟。爬山最省力的方法是上山时最好重心前倾,可以节省1/3左右的体力,下山时走Z字形,可以保护膝关节少受冲击,同时也可以节省体力。”据庞邦镭医师介绍。

  患有心脏病、肺气肿、哮喘癫痫、眩晕症、高血压等疾病的人,最好不要爬山。因为爬山体力消耗较大,血液循环加快,会加重心脏负荷,容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如果一定要爬山,最好选择低矮山且不陡的小山,并携带一些急救用药。

  同时,老人爬山应注意做好预防措施,保暖工作,心肺功能不好的,太早去爬山容易受寒。当出现出汗、心慌、胸闷的情况,应当停止爬山。在爬山过程中,心率应当保持100~120之间为宜,人体微微出汗,这样的运动量是合适的。另外,老人爬山时最好有人陪同,可相互照应,或者选择使用登山杖来减轻登山对膝关节的压力。爬山回来后,用热水泡泡脚,可活血化瘀,减轻疲劳。

  在爬山过程中,万一不小心踝关节受伤,应对受伤部位进行制动、固定、抬高、冷敷,千万不要在冷敷前揉擦或按摩,否则会使伤部变大,紧急时刻可用树枝先绑一绑,等待救援。

  庞医师最后提醒,除了登山,我们生活中还有一些运动会伤害膝关节,比如爬楼梯、蹲着擦地板等膝关节费力的动作。老年人上楼梯,频率不要快,更不要一次迈两三个台阶,最好上楼梯时手扶着栏杆,等双脚踩在同一台阶后再迈下一步。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