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妈妈关注 > 儿童心理 > 熊孩子闹脾气 家长应该要怎么管?

熊孩子闹脾气 家长应该要怎么管?

2018-12-13 来源:靠谱爸爸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从科学角度来说,宝宝开始喜欢吃手,咬人,撕纸,都是大脑发育的重要阶段,到2岁左右,自我意识萌发,为了显示自己的存在,宝宝有时候就要做父母不喜欢的事情。相反孩子如果太乖,太安静,更需要担心有什么问题。

有妈妈问我:「孩子哭哭闹闹晚上10点还不睡....这样的熊孩子拿他怎么办?」我听完叹了一口气,缓缓的告诉她:「诶,不愿意睡觉还不算什么!他们还会不愿意吃饭不愿意洗澡不愿意上学,反正不愿意做任何你想让他做的事情,对于你规定禁止的事情却总是一再挑战你的规则底线……」

比如,我明明买了一大堆画纸,但两岁的女儿就对家里墙壁情有独钟,也不放过地板,棉被,能用水彩笔装饰的地方,一个都不落下。玩具就更别提了,好不容易收拾起来,转眼就倒在满地上,教育她一定要自己学会收拾玩具,就开始跟大人闹脾气,饭也不好好吃,嘟着小嘴的样子可气又好笑。

虽然女儿得宠着养大,但当父母的总不能一味惯着等别人来帮你教训孩子,该怎么应付熊孩子的熊脾气这个问题可谓是相当“普世”了,在一档我最近很喜欢的综艺节目,美赞臣赞助的《爸妈学前班》里面,明星嘉宾陈龙和章龄之夫妇就问到同样的问题:

我十分理解章龄之的心情:都说孩子熊是天性,但真的看不过眼啊,到底要不要狠狠的拍他的屁股,管教一番呢?

美赞臣特别邀请来自育儿界“哈佛”,英国百年育儿学府——诺兰德学院的讲师、皇家育儿师们来给明星夫妇解决问题,给了大家不少应对熊孩子的“操作手册”。

1、遇到孩子淘气的时候,不要对他们吼叫,这样会让他们学会对父母也吼叫,正确的做法是冷静下来,做一些安静的事或转移注意力的事,安抚他们。

2、如果孩子不好好吃饭喝水,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带他们离开此刻的情境,比如让他们离开餐桌、房间,直到他们表现规矩了,才可以回来。

针对很多家庭都会遇到的育儿难题争议,美赞臣《爸妈学前班》还衍生出一场《睿不可挡爸妈说》的辩论节目,里面有一个辩题就和“熊孩子”有关:假如诺亚方舟还有一个席位,你会选择给乖孩子还是熊孩子?节目邀请的各位辩论大神各执一方,视角和观点独特又新鲜,让我这个做爸爸的都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这批辩论大神大家都不陌生了,比如马薇薇,奇葩说著名辩手了,还有哈佛前卫奶爸刘轩,除此以外还有华语辩论界大神罗淼大阵容。

美赞臣还特别邀请了“中国最帅的高智商爸爸”之称的心理与认知科学专家Dr.魏来给大家分享宝宝大脑发育的知识,整个节目看下来真的相当有意思,比不少夸夸而谈的育儿文章更理性,靠谱爸已经分享给了不少身边的奶爸看!

在方舟上到底选谁,辩手们的观点倒是给了靠谱爸不少启发。

比如哈佛奶爸刘轩的观点让我印象深刻。他说:「世界毁灭,说明旧的规则已经无用,需要探索新额规则,熊孩子不会被约束、创再厉、想象力都更丰富,可以建立新规则。」而乖孩子已经完全被旧的价值体系定型,未必能适应新环境。

可靠谱爸爸却想说,乖孩子未必没有创造力,乖孩子在对规则尊重的情况下,依旧可以在更需要的地方发挥创意,如果规则本身扼杀了创意,大家也可以用合规的方式去改进。

靠谱爸爸的想法得到了高知精英爸爸Dr魏的支持,Dr魏也认为,所谓的熊还是乖,根本其实和创造力都没有什么关系,熊孩子未必就能打破规则,而乖孩子也未必就只会死读书,创造力有一部分是来自于天赋,但更多的是需要后天的培养,比如在宝宝大脑发育黄金期给宝宝提供优量DHA,帮助宝宝大脑发育,激发创造力。

从科学角度来说,宝宝开始喜欢吃手,咬人,撕纸,都是大脑发育的重要阶段,到2岁左右,自我意识萌发,为了显示自己的存在,宝宝有时候就要做父母不喜欢的事情。相反孩子如果太乖,太安静,更需要担心有什么问题。乖不乖有时候是家长的价值判断,没有必要强加孩子,每个人天性不同,但未来的发展都可以很成功。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