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妈妈关注 > 儿童心理 > 哪有什么熊孩子,该反思的是父母!

哪有什么熊孩子,该反思的是父母!

2017-09-19 来源:春雨育儿百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孩子的性格大部分都是由他的天性决定的。他急躁还是温顺?性格开朗还是容易生气?固执任性还是乖巧听话?很大程度上,这些都是天生的性格特质。
  现在非常流行一个词“熊孩子”,通常当我们遇到搞破坏、不守规矩、非常淘气的孩子,我们都叹一句:“这熊孩子”,指得就是孩子无所顾忌,只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那么孩子为什么会变“熊”?家有熊孩子该怎么办?
 
  春雨医生策划【熊孩子成长课堂】本期邀请育儿专家张硕和大家聊聊孩子变“熊”后该如何引导的问题。
 
  充分了解孩子
 
  孩子的性格大部分都是由他的天性决定的。他急躁还是温顺?性格开朗还是容易生气?固执任性还是乖巧听话?很大程度上,这些都是天生的性格特质。
 
  例如:4~7个月,婴儿的性格可能出现极大的转变。此阶段之初,他看起来可能相对被动,只顾着吃饱、睡足,需要有足够的关注。但学会坐直、学会用手、学会四处移动后,他很可能变得更加冲动,更关注外面的世界。
 
  他很喜欢伸出手去,触摸所有能看到的东西,如果他自己做不到,就会用尖叫、敲打或丢掉手边最近的物体等方式来寻求你的帮助。但是当你过来帮他时,他很可能已经忘了刚刚在做什么,这时候家长一定要有耐心。
 
  接受他的天性对家长来说是最好的选择,尽可能彻底的了解孩子是很重要的。
 
  转移注意力
 
  面对熊孩子们,我们究竟该怎么办?当孩子要表现出熊的一面时家长要用其他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这样就可以避免孩子破坏物品,也免除了与孩子的正面冲突。
 
  对于孩子,无论是打骂说教或许都会给他造成不良影响,要尽量避免。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通常可以有效地制止他的不良行为。孩子的记忆力还很短暂,你很容易转移他的注意力。
 
  例如:6个月开始宝宝总是想去一些不该去的地方,遭到阻止就会尖叫,你不必严厉地说“不可以”,过度使用“不可以”将会产生不良的副作用。你可以把他抱起来,给他一些可以玩的东西,用这种不压制孩子好奇心的方法解决问题。
 
  也可以在保障孩子安全的情况下,给他穿上一拉就穿上一撕就脱掉的帮宝适拉拉裤,让他行动更自由就行了,这样才更有利于鼓励他成长,而不是对他说“不”,阻止他的探索行为。
 
  教育要循序渐进
 
  想要把熊孩子改造成好孩子,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绝不可急于求成,切不可因为孩子的出格举动当众严厉训斥或体罚,应该将其带到没人的地方再进行耐心教育,语言和拥抱有时对安抚易怒孩子的神经有神奇效果。
 
  孩子虽小但是自尊心很强,这对孩子的自尊心伤害至深,或许会影响到孩子以后的性格。要想让熊孩子真正有所转变,需要平时长期的训练。
 
  面对熊孩子要赏罚分明
 
  始终对好的习惯奖励、鼓励,对坏的习惯惩治。无论何时当你有了一个决定,请选择最积极的路线。
 
  比如说,当2岁大的孩子向火炉靠近时,你应该试着用一种安全的方式分散他的注意力,而不是静静等待危险发生。
 
  当你注意到孩子正在用正确的方式独立完成一件事时,赞许一下他的正确决定。表现出你对他所做行为的骄傲,会让他觉得自己很不错,他今后面对同样的事情时会采用同样好的行为。
 
  另外,如果孩子犯错,注意惩罚不要太过随意,那只会让孩子感到混乱。
 
  给孩子立个规矩
 
  熊孩子的探索欲望永远不可能完全得以满足。他想触摸、品尝任何进入到他手中的物品,希望一探究竟。在这个过程中,他可能触碰“红线”、进入“禁区”。
 
  孩子的好奇心对其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应该尽量鼓励,但是也不该让孩子为所欲为,以至于危及自身安全或损坏一些珍贵物品。制定好规矩对于孩子的发展很有帮助。
 
  为了使规矩的执行更加有效,家长必须保证规矩的一致性。
 
  确保所有看护孩子的人都明确孩子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只有出现那些可能伤害孩子或他人的情况时,才能使用所制定的规矩,并且要在孩子每次触碰“红线”时,都有人告诉他“不可以”。
 
  孩子犯错误后,你要立刻做出反应,这是保证规矩有效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如果延迟了对他的教训,他可能不明白你究竟因为什么而生气,那么教训也就变得没有意义了。同样孩子受批评后不要急着去安慰他,否则他也可能意识不到刚才自己犯了错误。
 
  其实3岁以内不存在家长所谓的熊孩子,孩子的很多行为动作、语言或者情感上的表现其实是孩子所处阶段的正常发育特征。家长要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耐心正确的引导。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