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妈妈关注 > 儿童心理 > "熊孩子",可能是多动症惹的祸

"熊孩子",可能是多动症惹的祸

2018-03-02 来源:丁香宝宝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在家庭及学校均难与人相处,日常生活中常常使家长和教师感到没有办法。
杭州一名三年级学生小娟,成绩并不理想,一直稳稳的处于全班中下游水平。
 
但是经过医院的学习困难咨询门诊诊断,小娟的智商为130,比平均值高出了30,属于优秀水平。
 
经过一系列检查结果显示,孩子患了多动症
 
多动症在我们生活中其实并不少见。
 
据统计,我国儿童多动症的患病率为4.31%-5.83%,约有1461-1979万的多动症患儿!并且数量还在逐年上升。
 
但很多家长确对它缺乏认知,总是讲孩子的“多动症”表现归咎为调皮、好动。
 
多动症,并不仅仅是“好动”
 
多动症,又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疾病。
 
患有多动症的孩子,一般智力正常,但在学习、行为、情绪方面都存在缺陷。
 
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在家庭及学校均难与人相处,日常生活中常常使家长和教师感到没有办法。
 
所以,多动症对孩子的认知水平、学业表现、行为情绪状态、社会功能都存在一定的影响。
 
但由于多见于6—12岁儿童,正是孩子调皮捣蛋的年纪。
 
很多多动症儿童都被家长误以为是“调皮”、“好动”。
 
但家长却不知道,孩子可能并不是调皮捣蛋、不认真,而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注意力。
 
怎么辨别孩子
 
“多动症”or“好动”
 
判断孩子是多动症还是单纯的调皮好动,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观察。
 
1、对自己喜欢事物的注意力
 
好动:正常好动的孩子,虽然也有注意力下集中的表现,但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例如画画),却能专心投入;
 
多动症:多动症的孩子却做不到;
 
2、严肃环境下能自我控制
 
好动:正常儿童虽然表现散漫,喜欢上课吵闹做小动作,但在严肃的环境下,却能感知周围环境,控制自己的情绪、动作;
 
多动症:而多动症的孩子却不能控制自己,即便在很严肃的环境下,依然容易出现不集中,无目的性的吵闹、小动作等;
 
3、动作发展
 
好动:正常孩子作快速、反复和轮换动作时,表现得灵活自如;
 
多动症:而多动症的患儿却表现得很笨拙,反应迟钝、动作不灵活、不协调。
 
例如:系鞋带动作缓馒,跑步常摔跤,写字、用剪刀动作笨拙等。
 
4、药物判断
 
好动:中枢神经兴奋剂能使正常儿童引起兴奋;
 
多动症:相反的,多动症儿童服用后,却很快地表现得安静,少动,注意力呈相对集中。而镇静剂时,反而出现兴奋、多动。
 
但要注意,家长不能随便给孩子服用药物,多动症的判断应该由专业的医生诊断。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