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预防 > 饮食保健 > 食物过敏 早期回避还是继续食用

食物过敏 早期回避还是继续食用

2018-09-17 来源:儿科医生姚慧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20年来我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蛋白、精细化食物渐成主流,同时过于强调卫生,原生态的生活离我们越来越远。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20年来我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蛋白、精细化食物渐成主流,同时过于强调卫生,原生态的生活离我们越来越远。

加之抗生素可以很容易获得,我们肠道中的“老朋友”益生菌被虐杀,肠道微生态经常被破坏,食物过敏的发生率逐渐增加。现3岁以下的儿童已高达8%,城市0-24月的小儿过敏性疾病发病率达到12.3%。

面对这种新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目前有很多检测各种过敏原的方法,很多家长拿到检查结果不知如何是好。有些家长停止给孩子吃所有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导致孩子生长发育受到影响,甚至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我们对待食物过敏的策略也是经历了几个阶段。在2000年前后,提倡婴幼儿过敏性食物一经确定就要坚决回避。

大约经过10年,研究发现回避过敏性食物并不能减少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在2008年美国儿科协会和欧洲消化协会不再提倡回避过敏的食物。

近年来有研究提出主动的接触食物,可能会提高食物耐受性。即便是我们医生也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

认为IgE(免疫球蛋白)明显增高,就要回避饮食,甚至IgG(免疫球蛋白G)也被作为判断食物过敏的一个重要指标。IgE增高说明机体被致敏,不是一定发病,IgG增高说明吃过该食物,IgG4与IgE比值增高说明是食物耐受了。

所以,不要一看到化验结果就千篇一律的下一个食物过敏的结论。不仅会造成孩子营养不良,反而会因为不再接触各种食物,增加食物过敏发生的几率。

欧美国家走过了一个认识再认识的过程,我们也正在经历着。孩子是否对某一食物过敏,不是化验检查结果说了算,而是食入后是否发生过敏反应为依据。

那么,化验过敏原就没有意义了吗?

也不是没有意义。3岁以下的孩子,有反复过敏症状而又原因不清楚的,还是非常有必要检查过敏原的。近年来由于过敏性疾病急诊或住院的比率迅速增加,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的解读检查结果,避免发生过敏的不良事件。

给予儿童食物过敏早期干预的正确方法是不断丰富食物种类。关于是否一定要在宝宝6个月以后才添加易过敏食物,也许不远的将来会发生改变。

小贴士

如果第一个孩子有过敏性疾病,孕育第二胎时妈妈是尽量丰富食物的种类还是回避各种过敏性食物呢?

早期接触可能是一个减少过敏性疾病发生的好办法。

还需要提醒各位家长们,不要看了这篇文章就自己放心大胆的给孩子添加各种食物,一定要听取专业医生的指导。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