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儿科治疗 > 疾病治疗 > 宝宝发热别慌张 认识正确发热处理方法

宝宝发热别慌张 认识正确发热处理方法

2018-09-07 来源:大象健康育儿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体温有正常的波动范围,运动或进食都会使体温略升高。还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发烧了(摸额头烫),这时请用温度计测量,尤其看医生时,不要说“觉得发烧了”。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发热几乎不可避免,担心和心疼之余,爹妈们还得学会比较淡定地处理。

几度算发烧?

这个很重要!定义:肛温高于37.8℃,腋温高于37.3℃为发烧。有的家长刚37℃度就说孩子发烧了(因为平时量起来都是36℃左右),其实这是不对的,体温有正常的波动范围,运动或进食都会使体温略升高。还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发烧了(摸额头烫),这时请用温度计测量,尤其看医生时,不要说“觉得发烧了”。

如何正确量体温?

测量腋温比肛温好:因肛温必须插入肛门内,对宝宝较具刺激性,腋温则较温和。

三岁以下宝宝适用水银温度计或耳温枪:耳温枪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已被医界肯定;水银温度计则较电子温度计准确。

使用水银温度计前将水银柱甩至36℃以下,测量腋温需夹5分钟以上,如此测量到的体温才准确。

洗澡、饮食、运动后不可立即量体温,会使温度偏高,应先休息半小时后再量。

一发烧就要马上退烧吗?

发烧是一个警讯,它在通知你身体有某部位生病了;它是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可以帮助白血球抵抗细菌。所以不太高的发烧是不必急着退烧的。

不过,发烧会增加新陈代谢,造成内在的消耗,孩子出现头痛、倦怠等,年龄小的婴幼儿容易脱水。更要注意的是,部分婴幼儿会热性痉挛(高热抽筋),这种情况下发烧需积极尽快地处理。

如何帮孩子退烧?

有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两种方式。腋温38.5℃以下,如果宝宝的精神好、能吃、能玩,可以物理降温,继续观察,暂不使用退热药;如果高于38.5℃,考虑药物降温。但在发热的寒战期(发热之前发冷发抖)测,即使测得的数值略有不到38.5℃,那往往意味着体温可能还会继续迅速升高,需积极使用退热药。

物理退烧

1.冷敷法:这个方法简便易行,用冷毛巾敷在前额,毛巾变热后再用冷水浸后重新敷用。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较用冷毛巾敷前额要好。

2.全身温水拭浴或泡澡:将宝宝衣物解开,用温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每次泡澡约10~15分钟,约4~6小时一次。

3.多喝水:有助发汗,此外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体内流失的水份。

4.不要穿太多。适当减少衣被,发热时需要散热。

药物退烧

世界卫生组织和儿科医生推荐使用的婴幼儿退热药物有两种: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泰诺林美林),家长可以根据宝宝的年龄和具体的症状来选择。

给孩子退热时,最好两种药物交替使用。这样可以减少每种药物24小时内使用的次数,还能减少药物的副作用。这两种药物成分不同,对婴幼儿的副作用也不同。

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后4小时可选择布洛芬;使用布洛芬后6小时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如果退热效果不理想,前期使用药物剂量不足的可以将剂量补足,也可以选择另外一种退热药物。如果孩子出现高热惊厥,两种药物可以同时选用,而且每种药物剂量依然照旧。

服用一种药物如果出现呕吐,应该选择另外一种药物。因为不清楚呕吐出多少剂量,防止药物过量引起副作用。

如果孩子不能耐受口服药物,可选择直肠内使用的栓剂。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