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妈妈关注 > 育儿新知 > 您可能认为科学是很深奥的,对3岁以下的宝宝来说太复杂了

您可能认为科学是很深奥的,对3岁以下的宝宝来说太复杂了

2018-08-13 来源:儿科医生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很多家长认为,让孩子学会认识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是什么就可以了,有的家长想让孩子认识比较复杂的概念,比如色彩、形状、数字等。但很少有家长问,“需不需要让孩子认识科学现象”。
认识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在日常的教学和指导过程中,经常有家长问我这样一个问题——“给孩子学点什么”。很多家长认为,让孩子学会认识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是什么就可以了,有的家长想让孩子认识比较复杂的概念,比如色彩、形状、数字等。但很少有家长问,“需不需要让孩子认识科学现象”。
 
您可能认为科学是很深奥的,对3岁以下的宝宝来说太复杂了。其实您的宝宝早就对生活中的各种物理、化学等变化发生兴趣了。您还记得这样的场景吗?
 
炉子上水烧开的时候,孩子看着冒起的“白烟”一脸疑惑;
 
爷爷看报的时候用的放大镜,被宝宝拿着去试图“放大”任何事物;
 
妈妈洗碗的时候,倒进去的一点点洗洁精,却变出来许多的泡沫;
 
……
 
这些场景都显示了孩子对存在于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的关注,为什么不早引导孩子认识这些现象呢?
 
您是否是一位善于引导孩子认识科学现象并进行科学探索的家长
 
孩子不小心把杯子里的水洒在了茶几上,他正在试图用手“擦桌子”,您会怎么做?
 
A.告诉孩子手不会吸水,毛巾才吸水,然后给孩子一块毛巾让他把水擦干净。
 
B.先让孩子自己尝试一会儿,等发现无法擦干净水而失去兴趣或耐心的时候,给孩子一块毛巾,让孩子试试。然后告诉孩子,手不吸水,毛巾才吸水,所以要用毛巾来擦水。
 
C.给他各种各样可以擦桌子的工具,比如卫生纸、抹布、海绵、塑料布等,然后引导孩子分别尝试并做讨论。
 
【分析】如果您平时的做法和A家长相似,您是一位不太善于引导宝宝进行科学探索的家长。您可能还没有意识到普通生活中也有很多科学现象和科学原理,例如“水洒在桌子上”,类似这样的生活情景经常发生,您完全可以引导孩子探索一下不同事物有不同的吸水性能。虽然您的解释告诉了孩子手和抹布的区别,但您并没有让孩子理解“吸水”这个过程,只是僵硬地给了孩子一个概念。在引导孩子进行科学探索的过程中,让孩子感受探索过程远比记住概念要重要。
 
如果您平时的做法和B家长相似,您是一位会引导孩子进行科学探索的家长。您懂得要想启发孩子的探索,首先就要帮助孩子提出问题——“为什么”。您通过放手让宝宝尝试,让孩子自己提出问题:“为什么我的手擦不干净桌子上的水?”然后又通过提供适合的游戏材料让孩子通过对比尝试找到了答案,通过这样的方式完成了一个“对比实验”。应该说,这样的引导是可取的、积极的,如果您能再深入引导一些,效果就更好。
 
如果您平时的做法和C家长相似,您是一位善于引导孩子进行科学探索的家长。您能敏锐地觉察出可以利用“擦桌子”这样的事件帮助孩子开展什么样的科学探索活动,并及时地提供可以帮助孩子进行“实验”的各种游戏材料,在这一点上,您具备了一名优秀教师的素质。您没有在孩子“实验”前提出让孩子做什么、观察什么现象,孩子的目标是最初的“擦桌子”,但通过实验,他会获得意外的信息。这也是科学探索的一个特点——往往在既定目标探索过程中会有新的结果或结论出现。
 
您需要把握好的是,如何引导孩子进行实验以后的讨论。您可以帮助孩子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实验”总结结论。如果宝宝不经您的引导自己提出“为什么”的疑问,您可以引导宝宝,和他一起讨论,寻找回答。
 
●相关提示:家长在引导低幼儿进行科学现象探索时,并不需要一定要给孩子讲清楚所以然,您需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关注生活中的某些科学现象,进而在此基础上给予孩子合理的、符合孩子认知水平的讲解。有条件的家庭要尽可能创建条件让孩子参与到科学探索的动手过程中来,增强孩子的手脑协同性和探索的有效性。
 
对于0~3岁的小宝宝来说,限于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智力,有很多在我们成人看来非常普通的现象,对他们而言都显得特别“神奇”。而就在这些现象里,蕴藏了很多的科学道理。
 
在帮助孩子进行科学学习的时候,您首先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提出问题,即让孩子产生探索的兴趣点;然后您根据探索中可能会采用的实验过程,提供适合的游戏材料让宝宝自由尝试;最后,帮助孩子讨论“实验”结论。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