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儿科治疗 > 疾病治疗 > 胎黄是儿科常见病之一

胎黄是儿科常见病之一

2018-07-19 来源:儿科医生石霖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食欲和二便正常,且无其他不适。这是由于新生儿血液中的红细胞较多且不稳定,容易被破坏,而生成过多的胆红素;再加上新生儿肝功能尚不成熟,胆红素的代谢受到限制,这都导致新生儿在一段时间会出现黄疸。
胎黄是儿科常见病之一,以婴儿出生后全身皮肤、巩膜出现黄疸为特征。因与胎禀因素相关,故称为“胎黄”,又称“胎疸”。古时医书早有记载,例如,《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胎疸》指出:“小儿在胎,其母脏气有热,熏蒸于胎,至生下小儿体皆黄,谓之胎疸也。”《小儿卫生总微论方·黄疸论》:“有自生下,面身深黄者,此胎疸也。因母脏气有热,熏蒸于胎故也,《经》言诸疸皆热,色深黄者是也。”《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胎黄》:“胎黄者,遍体面目皆黄,其色如金,乃孕妇湿热太盛,小儿在胎受母热毒,故生则有是证也。法当渗湿清热,须分轻重治之,色微黄者生地黄汤,深黄者犀角散。”
 
胎黄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新生儿黄疸,可以分为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和母乳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的2~3天内会出现黄疸,足月儿在出生10~14天可自行消退,虚弱的早产儿则持续时间略长。新生儿一般状况良好,食欲和二便正常,且无其他不适。这是由于新生儿血液中的红细胞较多且不稳定,容易被破坏,而生成过多的胆红素;再加上新生儿肝功能尚不成熟,胆红素的代谢受到限制,这都导致新生儿在一段时间会出现黄疸。
 
病理性黄疸。发生在新生儿的特定时期,由其他疾病引起胆红素代谢出现异常而导致生理性黄疸明显加重。新生儿精神萎靡,纳差,常伴不适症状,黄疸2~3周后仍不消退,甚至会继续加深。病理性黄疸又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黄疸是由细菌及其他病原体感染引起,如病毒、弓形虫、梅毒螺旋体等;非感染性黄疸有溶血性黄疸、胆道闭锁和遗传病等。
 
母乳性黄疸。其诊断首先必须排除病理性黄疸。特点是黄疸程度较生理性深,持续时间长,最长可达3个多月。新生儿一般情况良好,母乳停喂3天后,黄疸自会明显下降。本病虽然与肠道重吸收胆红素有关,但一般不会导致胆红素脑病。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