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类型 > 其它疾病 > 症状不典型,儿童颅高压识别须知

症状不典型,儿童颅高压识别须知

2018-04-09 来源:医信妇儿频道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儿童颅内压增高常见的原因包括静脉窦血栓、颅内感染、颅缝早闭以及部分抗生素(米诺环素、四环素、多西环素)使用、生长激素替代治疗、长期肾上腺皮质激素使用等医源性诱因。
虽然儿童头痛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但颅内压增高是先对少见的情况,诊断延误常会严重影响儿童长期预后,因此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是减少潜在并发症风险的重要措施。本篇Pediatrics综述将为大家详细解读儿童颅高压的正确临床识别、基本的眼科检查以及潜在的致病因素。
 
医学界对高颅压的认知还要追溯到1897年,昆克首先将其定义为浆液性脑膜炎,此后又有毒性脑水肿、脑积水等术语形容高颅压。目前我们将原因不明的高颅压定义为原发性颅内压增高,替代曾经使用过的特发性颅内压增高和假性脑瘤;有明确原因的高颅压(如静脉窦血栓)定义为继发性颅内压增高。虽然有研究发现女性、青春期后期、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原发性颅内压增高的高危因素,但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这些因素可以导致颅内压增高。
 
儿童颅内压增高常见的原因包括静脉窦血栓、颅内感染、颅缝早闭以及部分抗生素(米诺环素、四环素、多西环素)使用、生长激素替代治疗、长期肾上腺皮质激素使用等医源性诱因。
 
症状不典型,儿童颅高压识别须知
 
成人中颅内压力增高常通过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三联征识别,但在越小的儿童中症状越不明显,无症状的常为年幼、男性、偏瘦的患儿。
 
儿童颅内压增高最常见的仍是头痛,见于96.5%的患者,常表现为持续性的头痛,晨起重,深大呼吸、仰卧、腹屈或咳嗽时加重。
 
在青春期前期的儿童中,临床诊断颅高压的患儿初始眼科检查发现视乳头水肿发生率高达82.2%,常为双侧。因此,眼科检查是颅内压增高诊断及后续处理的关键,包括瞳孔、眼球运动、视力及眼底评估,视野检测及OCT可作为起始评估及后续监测的重要方法。
 
有极少部分颅内压增高患儿不出现视乳头水肿,但常会出现其他颅内高压征象,潜在的解剖学变异也许可以解释这一现象。
 
高达85%的颅内高压患儿(可配合检查)存在视野缺损,常表现为盲区扩大、鼻侧视野缺失。
 
颅内高压患儿出现视力损伤的比例不高,常见于存在严重的视乳头水肿的患儿,视力正常不能作为除外颅内压增高的支持点。
 
研究发现外展神经麻痹见于12-60%的患儿,常表现为患侧凝视时出现复视;
 
波动性耳鸣约见于44.3%的颅内压增高患儿,表现为可闻及“Hu-Shi-ing”样与心脏搏动同步的杂音。
 
原发性颅内压增高治疗
 
儿童颅内压增高药物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减少脑脊液生成从而降低颅压。
 
由于耐受性较好且无需频繁抽血监测,乙酰唑胺是治疗颅内压增高的一线用药,虽然部分患儿会抱怨用药后进食常有金属的味道,小儿用药常以20-25mg/kg计算。
 
由于利尿效果显著以及需要监测血钾浓度,呋塞米是颅内压增高治疗的二线用药,但一般患儿在提高饮食摄入量后无需常规补钾治疗。
 
乙酰唑胺和呋塞米联合治疗具有协同作用。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