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补液盐III:如何分次服用?每次补充多少?
摘要:现在临床最常使用的ORSⅢ规格为5.125g/包,临用前需要加入250mL水配置成总渗透压为245mOsm/L的低渗溶液,按需求分次服用。
前不久发布了文章《口服补液盐Ⅲ的5个为什么,你都能回答出来吗?》,部分读者仍有疑问,因此笔者又进行了总结。
口服补液盐(OralRehydrationSalt,缩写为ORS),从上世纪70年代起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用于急性腹泻导致的轻、中度脱水。现国内口服补液盐主要包括口服补液盐Ⅰ和口服补液盐Ⅱ和口服补液盐Ⅲ。
1.口服补液盐Ⅲ与Ⅰ、Ⅱ的区别是什么?
ORSI和ORSⅡ在纠正脱水方面有明显的效果,但可能有潜在的致高钠血症的风险,同时ORSI、Ⅱ渗透压311mO
sm/L,等渗的配方不能很好地减少粪便量、腹泻次数和腹泻持续时间。
为更好地提高ORS疗效及降低副作用,WHO于2006年3月23日在《腹泻治疗指南(第二版)》推荐使用新一代口服补液盐―ORSⅢ,并在2013年「预防及控制肺炎和腹泻的综合性全球行动计划」中呼吁:让90%以上的腹泻儿童用上口服补液盐Ⅲ。
表1口服补液盐Ⅰ、Ⅱ、Ⅲ组分(g/每包)
表2口服补液盐Ⅰ、Ⅱ、Ⅲ电解质浓度(mmol/L)
调整后的ORSⅢ总渗透压由311mOsm/L降低至245mOsm/L,其中电解质渗透压为170mmol/L,且该配方中钠及葡萄糖浓度均降低为75mmol/L,避免高钠血症的同时保证了1:1的钠-葡萄糖转运摩尔比例。因此,服用补液盐III更有利于将水及电解质转运至血液循环,能快速纠正机体脱水状态,同时可以减少粪便量、腹泻次数和腹泻持续时间,提高腹泻治疗效果,还有效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2.ORSⅢ如何配置?
现在临床最常使用的ORSⅢ规格为5.125g/包,临用前需要加入250mL水配置成总渗透压为245mOsm/L的低渗溶液,按需求分次服用。
ORSⅢ配置步骤如下:①在随
药品配送的口杯中加入一整包ORSⅢ;②观察口杯上的刻度并一次性加入250ml温开水;③搅拌使之彻底溶解,分次服用。
配置好的ORSⅢ不能长时间保存,建议未用完的口服补液盐溶液应贮藏于冰箱,24小时后废弃。因为环境、唾液、食物的污染都会导致ORSⅢ污染甚至滋生细菌发生变质,我们建议使用口服补液盐的时候可以从配置好的大杯中转入小杯服用,避免污染,放置ORSⅢ的杯子建议加盖后放入冰箱保存。
3.分次服用具体每小时/10分钟/5分钟应该饮用多少?
为预防脱水,确保疗效,从患儿腹泻以来是就要足剂量地给患儿喂服,但常常有家长反映,较小的宝宝依从性不太好,不能一次性喝够所需液量,我们可以建议家长在喂服时用勺子、滴管或小杯子少量多次地喂,每隔3~5分钟喂一次,每次喂10~20mL,直到喂够所需剂量。如果患儿出现呕吐,可以停5~10分钟后再慢慢喂。
4.每次腹泻后应该补充多少?
一般在无脱水症状的患儿,在每次稀便后都应服用一定量的口服补液盐。具体剂量,我们根据2016版《中国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临床实践指南》推荐:
从患儿腹泻开始,就给予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给予口服补液盐和其他清洁用水,在每次稀便后补充一定量的液体(<6个月者:50mL;6个月~2岁者:100mL;2~10岁者:150mL;10岁以上的患者随意)直至腹泻停止;
如果患儿发生轻至中度脱水:应用口服补液盐,用量(mL)=
体重(kg)×(50-75),4h内服完,密切观察患儿病情,4h后评估脱水情况,然后选择适当的方案。
5.患儿不接受口服补液盐Ⅲ的味道怎么办?
其实ORSⅢ、ORSⅡ与ORSⅠ相比,配方中用枸橼酸钠代替了碳酸氢钠,在口感上已经有了一定的改善,尽管如此,仍有些孩子不能接受ORSⅢ的口味,但我们不建议在配置好的口服补液盐中添加牛奶、果汁等来调节口味,因为牛奶、果汁里也含有盐、糖、钾等成分,在ORSⅢ中加入牛奶果汁等,会使电解质的量发生改变,影响补液效果,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加入牛奶、果汁的ORSⅢ长时间放置更易滋生细菌等微生物。
国外有一些ORSⅢ在原先配方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水果口味,以便于儿童接受,对其成份影响不大,是一种不错的改良,相信不久的将来国内也会有更适合儿童口感的ORSⅢ剂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