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妈妈关注 > 儿童心理 > 熊孩子刚满2岁就爱打人?你需要知道这些方法...

熊孩子刚满2岁就爱打人?你需要知道这些方法...

2018-03-14 来源:靠谱爸爸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如果说0-1岁的宝宝都是通过,摸、看、听等直接的方式了解这个世界,那么1-3岁的宝宝就开始用到大脑去思考了,喜欢模仿,可以听懂一些简单的意思,也会有自己独立的意识。
群里常听到不少爸爸妈妈抱怨,说宝宝在1-2岁时变得特别易怒,控制欲极强,和同龄的小朋友玩耍时,还经常动手打人。
 
这些情况发生的原因看似非常多,很多父母会怀疑是不是老一辈帮忙带孩子的时候,把宝宝给惯坏了?或者宝宝动手打人是真的被人欺负,不应该怪宝宝?
 
实际上,宝宝出现一定的攻击性是1-2岁孩子的普遍现象,没有必要把这件事复杂化,掌握几个简单的要点,就能很轻松的帮宝宝把打人的坏习惯改过来。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这时候宝宝的情感认知阶段。
 
如果说0-1岁的宝宝都是通过,摸、看、听等直接的方式了解这个世界,那么1-3岁的宝宝就开始用到大脑去思考了,喜欢模仿,可以听懂一些简单的意思,也会有自己独立的意识。甚至还学会了拒绝和反抗,做一些主动违背你命令的行为,试探你的反应。
 
那我们就可以总结一下这个阶段的宝宝情感发育的特点:
 
1、情感发育初期,刚刚开始用脑思考,所以比较“笨”,复杂的道理听不懂。
 
2、拥有独立意识,学会了反抗,因此要尊重他的独立意识,避免不必要的激怒。
 
3、喜欢“叛逆”,故意违背你的意思,试探你的反应。
 
4、喜欢模仿别人,所以有时候大人的表率作用很重要。
 
那么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针对宝宝听不懂复杂的道理,我们在1-2岁阶段可以把问题变得简单。比如说别人抢宝宝的玩具,宝宝动手打人了。
 
你需要告诉宝宝的不是“妹妹被你打会很伤心,她不是故意抢你的玩具....。”
 
这些道理都太过复杂了,对1-2岁左右的宝宝来说,“感同身受”需要动用的脑细胞太多,所以看似没错的道理,对宝宝来说都是耳边风,你不如直接告诉他:“不许打人。”复杂的道理等到3岁左右再说不迟。
 
同样的道理,因为宝宝不理解复杂的问题,宝宝做了严重的错事就需要惩罚,这可以帮助宝宝尽快把【做错事】和【受惩罚】的因果关系联系在一起。
 
这里推荐“美国儿科学会”推荐的一种惩罚方式“平静中断法”。操作起来很容易,当宝宝打人或做了什么严重错事时,马上把他带到屋子里,什么话也别说,让他冷静2-3分钟。(但不要超过5分钟,否则他可能忘了你为什么把他关在这里。)
 
而且惩罚的方式要一致,如果宝宝第一次做错是面壁冷静3分钟,第二次又是揍他,第三次又是骂一顿....这样每次受到的惩罚不一样,做错事会受罚的逻辑就很难形成了。
 
针对宝宝形成独立意识,会发现宝宝的控制欲极强,我们具体的做法是在一定范围内满足他的控制欲;比如说给宝宝买玩具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让他挑选,同伴想要玩宝宝的玩具,也应该征求宝宝的意见。
 
很多家长喜欢强迫宝宝“分享”,这基本就是一种故意激怒宝宝的行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跟他说【弟弟玩一下一定会还给你,要不要借他玩一下?】或者【如果你不想把玩具给弟弟,就先把玩具收好。】绝对不要太过“纵容”客人,这对宝宝来说其实是一种伤害。
 
而宝宝偶尔喜欢叛逆,你需要的是让宝宝明确什么是严重的,什么是无关紧要的。
 
宝宝因为无关紧要的事发怒,不要惩罚他,试着转移他的注意力;而当宝宝犯了严重的错误,比如攻击别的孩子,就需要明确的制止和惩罚;这样宝宝才会从中慢慢发现【能做】和【不能做】之间的界限。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