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类型 > 其它疾病 > 为什么过敏性鼻炎会如此横行?!

为什么过敏性鼻炎会如此横行?!

2018-01-06 来源:人一生健康工作室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鼻子,是呼吸道的第一站,是气体出入的门户,一呼一吸,滤过浮尘,吐故纳新,把最清最净之气毫无保留的送给它的主人----心肺。
  转眼间,秋天又来到,在这样一个季节里,有人欢喜有人愁。欢喜者,可以像诗人一样,看到“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带着心儿去旅行。忧愁者,可能藏在深闺仍“喷嚏连连非怨语,涕泪俱下成四行”。
 
  庭院深深深几许,锁不住清秋一度。
 
  俗语说,秋天到,鼻炎闹。“晨昏犯病,涕泪并行”,是大多数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真实写照。
 
  今个就以过敏性鼻炎为例,聊聊鼻炎的那些事儿。
 
  鼻子,是呼吸道的第一站,是气体出入的门户,一呼一吸,滤过浮尘,吐故纳新,把最清最净之气毫无保留的送给它的主人----心肺。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
 
  过敏性鼻炎,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在清凉肃降的金秋时节,再美丽的风景,也如同浮云,鼻痒喷嚏连连、鼻涕眼泪成行,让你无暇顾及秋高云淡,哪里还有什么恬然。
 
  为什么过敏性鼻炎会如此横行?
 
  在多数过敏性鼻炎患者中,我经常听到一个词语:“冷空气过敏”。
 
  顾名思义,这个人对冷空气过于敏感,在他身上可出现一系列过敏反应,比如鼻炎、哮喘、荨麻疹、湿疹等。
 
  冷空气过敏,正好暴露了身体的短板所在-----阳气不足。
 
  冷空气从何而来呢?从秋凉开始。
 
  根据《礼记·月令》中的记载,孟秋之月,立秋,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白露”: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谚语云:“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从立秋开始,天气转凉,但还不是真正的秋天。到了白露节气,夜间寒气渐重,昼夜温差加大,此时要开始注意及时增添衣物。到了秋分,阴阳各半时,秋天正式开始。所以,古人将立秋至秋分这段时间又称“长夏”。
 
  “形寒饮冷则伤肺”。
 
  在“一场秋雨一场寒”的秋凉时节,“秋老虎”开始了它的人间之旅。
 
  (《千金翼方》卷第三十“身形之中,非汝所处,形中五部各有所主,肝为青龙,肺为白虎,心为朱雀,肾为玄武,脾为中府。”)
 
  插播一条养生信息,民间有谚语“春捂秋冻、不生杂病”一说,是非常实用的保健方法。在养育宝宝方面有类似的说法“若要小儿安、三分饥和寒”。春天是阳气生发季节,但还处于幼苗状态,此时适当春捂可促进阳气生发,保护稚嫩之阳气,可以避免”倒春寒伤青苗“的发生。秋冻,是为了顺应秋凉使腠理闭塞促使阳气潜降,增强机体抗寒能力。春捂以身暖无汗为佳,秋冻以身温而无外感为度。简单来说一句话,在冷暖交替的季节,衣服不可以骤增骤减,给身体一个适应的时间。《黄帝内经》称之为“适寒温”。
 
  过敏性鼻炎
 
  现代医学中的过敏性鼻炎,典型表现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和鼻痒,部分患者可伴有嗅觉减退。患者常在晨起或夜晚,或接触过敏源后立刻发作。部分花粉症患者可伴眼痒流泪、咽痒咳嗽等。其发病与体质因素,以及外感风寒之邪、药毒所伤、花粉刺激等有关。长期的鼻炎患者会并发头痛、过敏性结膜炎、精神不佳等。
 
  过敏性鼻炎发作时最主要的体征是双侧鼻黏膜苍白、肿胀,下鼻甲水肿,鼻腔有多量水样分泌物。眼部体征主要为结膜充血、水肿,有时可见乳头样反应。伴有哮喘、湿疹或特应性皮炎的患者有相应的肺部、皮肤体征。

  儿童AR患者可出现某些特殊体征:
 
  ①“变应性敬礼”:指患儿为缓解鼻痒和使鼻腔通畅而用手掌或手指向上揉鼻的动作;
 
  ②“变应性暗影”:指患儿下眼睑肿胀导致静脉回流障碍而出现的下睑暗影;
 
  ③“变应性皱褶”:指患儿经常向上揉搓鼻尖而在外鼻皮肤表面出现的横行皱纹。
 
  任医生说:过敏性鼻炎的反思
 
  从中医来看,过敏性鼻炎到底是什么病呢?
 
  中医称之为“鼻鼽”。鼽者,鼻出清涕也。嚏者,鼻中因痒气喷作于声也。
 
  说起喷嚏,很有意思的。
 
  生活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情景,冷不丁的你打了一个喷嚏,你可能会说“哦!有人在想我”;冷不丁的打了两个喷嚏,你可能会说“嗯,有人在说我”。细究起来,这两种说法还是有来由的。
 
  喷嚏代表思念的说法,源于《诗·邶风·终风》中的“寤言不寐,愿言则嚏”。宋代大文豪苏轼也曾有“白发苍颜谁肯记,晓来频嚏为何人”的感慨。
 
  第二种说法在宋朝洪迈的《容斋随笔》中:“今人喷嚏不止者,必噀唾祝云:'有人说我',妇人尤甚。”
 
  还有一种情景,就是小孩子打了喷嚏,长辈们会说“百岁”,再打一声则说“二百岁”。直到今天,我们还保留着这种祝吉的习俗。
 
  有时候,我经常仰头看太阳,故意多打几个喷嚏,想着是不是这样可以再活五百年?
 
  别幻想了,再打喷嚏,就鼻炎了。
 
  想不到,一个喷嚏,还能牵出这么多的寓意。
 
  那中医是怎么看待喷嚏的呢?
 
  我们先看下黄帝和岐伯的一段对话。
 
  黄帝曰:人之嚏者,何气使然?岐伯曰:阳气和利,满于心,出于鼻,故为嚏。----《灵枢·口问第二十八》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虚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
 
  《医宗金鉴·金匮要略注》在此条文下进一步说明:“喷嚏者,雷气之义也,其人内阳外阴,阳气奋发而为嚏也。今欲嚏而不能嚏,是阳欲出而复留,阴气盛也,故知腹中寒也。”
 
  从中医来看,喷嚏并非鼻窍之病,也不仅仅是鼻粘膜受到刺激而已。喷嚏,是人体阴阳自和的表现,是机体阳气抗御外邪的自卫反应。
 
  关于喷嚏更多的好处,清代医家吴尚先在《理瀹骈文》中有更详细的记述:“嚏法,开也,在上在表者也,可以宣发阴阳之气也。”“嚏法,达之、发之、泄之,可以解木、火、金之郁。”“嚏法,泄肺者也”。“连嚏数十次则腠理自松,即解肌也;涕泪涎并出,胸中闷恶亦宽,即吐也。”
 
  现代医学,把喷嚏作为诊断过敏性鼻炎的主要症状之一,目前的中医也跟着西医的思路走,在炎症上下功夫,南辕北辙,治标不治本,致使鼻炎渐成顽疾痼疾。
 
  我们来看现代医学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思路。
 
  反复鼻痒、喷嚏、流清涕→过敏性鼻炎→抗过敏治疗(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过敏原免疫治疗)
 
  现代医学认为,如果能祛除病因如花粉、粉尘、寒冷等过敏源,可自行痊愈。当症状持续存在时,便找些和事佬来息事宁人,求得片刻安宁。和事佬也不是白请的,总得破费一下吧,于是机体的阳气被亏耗。其治疗的目的是快速的控制症状,而不是提高机体的防御机能。有的患者发病后常常自行购买消炎药,可事实上,用抗生素治疗过敏性鼻炎无一痊愈。
 
  有时想一想觉得很可笑,我们努力找到了过敏原,然后避开它,这种所谓的治疗,其思路根本就是错误的。健康的人,是不怕花粉、粉尘和冷空气的,什么冷空气过敏,应该见鬼去了。过敏性鼻炎患者,也可以一路芬芳沐浴花香,也可以在清凉的秋日里倾听叶落有声。
 
  我们不能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强来适应环境,自由呼吸,游刃于天地之间。
 
  过敏反应的本质
 
  过敏的反应也是机体防御系统对抗外邪的正常反应。
 
  人体的免疫机制有两个作用,一是维持健康,二是驱除外邪。
 
  过敏性鼻炎的中医辨证
 
  过敏性鼻炎患者,每遇冷空气即发或病情加重,说明人体的正气不足以完全驱邪外出,邪气也不能继续深入脏腑,正邪交争于官窍及皮毛,而表现为鼻痒喷嚏、流涕等。鼻窍与皮毛,都属于肺的层次,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临床上我们常见到的过敏症状有皮疹、鼻痒、咽痒、咳嗽、哮喘、腹泻等,皆属于肺系统。
 
  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治疗鼻炎,扶正是关键。其他过敏性疾病也是如此。
 
  临床上我将过敏性鼻炎分为三种类型:
 
  1、风寒型:因感受寒邪而发,多为初得,无明显气虚阳虚症状者。病位在肺卫,属表证。方用麻黄汤、葛根汤。如素体气虚阳虚而初发本病者,属表虚证。方用桂枝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玉屏风散。
 
  2、气虚型:多为反复发作者,伴精神倦怠、四肢乏力、面色白、舌淡苔白或白腻、脉细弱。病位在肺脾,属里虚证。方用理中汤、甘草干姜汤。
 
  3、阳虚型:多为久病者,平素畏寒肢冷、小便清长、便溏、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病位在肺脾肾,属里虚证。方用四逆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
 
  治疗:
 
  1、中药:在上述辩证基础上,可依据患者病情选用苍耳散、辛夷散、藿香汤等。
 
  2、艾灸:大椎、印堂、身柱、肺俞、百会。
 
  体虚者加关元、气海。
 
  阳虚,加神阙、肾俞。
 
  随身灸、悬灸、隔姜灸、督灸、脐灸皆可。
 
  灸法方案推荐:
 
  ①百会灸:喷嚏、鼻涕多者。每次30分钟,每日1次。百会是升阳要穴。
 
  ②百会、肺俞灸:鼻痒、喷嚏、流清涕、咳嗽反复者。
 
  ③百会、大椎灸:遇寒即发、经常感冒者。
 
  ④百会、足三里灸:过敏性鼻炎伴乏力、消化不良者。
 
  ⑤百会、神阙、天枢灸:鼻炎合并腹泻者。
 
  ⑥百会、关元、肾俞灸:有早产史或剖宫产史,体质虚弱多病、发育迟缓者。
 
  ⑦合谷、曲池、足三里、三阴交灸: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炎、鼻窦炎。
 
  ⑧迎香、列缺、颈1-7椎:过敏性鼻炎、急慢性鼻炎等
 
  【验案】2016年7月9日病例:邢某,男,8岁,鼻流清涕半年,每遇寒则发,经常感冒,并服阿奇霉素、头孢类药物无效,舌淡苔白。诊断:慢性鼻炎。调理:1、停服所有药物。2、头部手法+迎香、肺俞、捏脊。3、灸百会、神阙。
 
  第二天即鼻涕减少,经治1周,鼻涕全无。
 
  【按】鼻炎非炎症,而是肺中寒。消炎更伤阳,扶正是关键。
 
  过敏性鼻炎虽不是感冒,但和感冒的病因病机如出一辙,异病同治,扶正为本。
 
  3、小儿推拿,用双手呵护宝宝健康。
 
  处方: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风池、印堂、迎香、合谷、大椎、捏脊。
 
  脾虚积食者,加健脾手法,补脾、运内八卦、足三里、按弦走搓摩、摩腹。
 
  咳嗽者,加理肺手法:膻中、分推膻中、天突、分推肩胛骨。
 
  合并结膜炎者,加滋水清肝手法:平肝、二马、涌泉。
 
  防治小儿鼻炎、预防感冒、提高抵抗力的按摩手法:揉足三里、肺俞、肾俞、捏脊、摩腹。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