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最近看到一份报告,说我国婴幼儿患缺铁性贫血的几率为20.8%,这也就表示超过2成的孩子存在缺铁的问题,这真的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看来,有必要给宝妈们上一堂
补铁课了!
一、冬季缺铁的宝宝易手脚冰凉
手脚凉多是由于末梢循环差所致,常见于体虚或贫血的宝宝。因而冬季除了做好保暖外,还需要从饮食上调节,经常吃含铁元素丰富的食物,如蛋黄、瘦肉、牛羊肉、鱼、动物肝脏、动物血制品、大豆、韭菜、黑木耳、香菇等等,同时注意荤素搭配可以增加铁的吸收。6个月~3岁的宝宝是缺铁性贫血的高发阶段,因此要注意定期体检,如果确诊贫血,要及时服用铁剂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除了铁元素外,还需要注意让宝宝摄入足够的维生素A。因为最新的研究表明,维生素A缺乏与贫血密切相关;此外,要让孩子多吃促进血液循环的食物,如芝麻、花生、豆腐制品、新鲜鱼类。北方冬季寒冷,可酌补温热的食品,如牛、羊肉等。在煲汤或炖肉时可加入黄芪,既不影响味道,又可补气。
二、宝宝缺铁的症状
1.看面色:面色、指甲根处有较大区域泛白,嘴唇及舌头表面呈现白色或淡红色,宝宝经常
精神萎靡等。
2.看活动量:宝宝懒得动易累,腿脚软弱无力,看东西时易走神,不耐烦。
3.看饭量:宝宝不喜进食,偏食挑食,喝水特别多。
4.看免疫力:每到换季时节,流感来了,宝宝就会生病,免疫力变得低下,各种感染病毒接踵而至。
5.看情绪:宝宝情绪开始烦躁不安,脾气开始更极端化,总闹腾。
三、婴儿缺铁的原因
1.来自母体的铁偏少
婴儿尚未离开母体之时可通过胎盘获取母体中的铁元素,特别是在临产前三个月左右,胎儿会从母体吸收大量的铁存储在自己体内,以便离开母体后使用。通常来说,胎儿自母体获取的铁元素可以满足婴儿出生半年内血红蛋白合成的需要,如果孕妇在
怀孕期间患有严重的缺铁性贫血,就会导致婴儿贮存的铁含量减少。如果出现多胞胎、胎儿
早产等情况均会造成贮铁量不足,最终导致婴儿缺铁。
2.铁的吸收量不足
铁无论是在母乳还是奶粉中,铁的含量均不能达到婴儿身体代谢所需的分量,尤其是宝宝六个月之后,对铁的需求会逐渐增加,若单靠母乳和奶粉,时间久了就更易发生缺铁性贫血。所以,及时给婴儿添加含铁较多的辅食是很有必要的。
3.铁供不应求
小朋友在一岁左右会到达身体
发育的关键期,其生长速度是刚诞生时的3倍。身体发育越快,所需铁元素就越多,若铁吸收跟不上身体的发育速度,在平时饮食中含铁食物又少,宝宝就会患上缺铁性贫血症,尤其是早产儿。
4.铁吸收障碍
若婴儿身体不适而引起长期腹泻、肠道吸收不良等情况,都会影响身体对铁的吸收,这样也会导致缺铁性贫血。
四、宝宝缺铁的危害有哪些
1.宝宝经常生病,多半是因为宝宝抵抗力变差。而缺铁可直接引起细胞免疫力功能缺陷,而细胞免疫力缺陷正是宝宝免疫力变差的主导因素。
2.缺铁对胃酸的分泌及脂肪的吸收有很大的影响。宝宝若不爱吃饭、厌食等则与消化不好有关,胃酸分泌过少或脂肪的吸收过少,都会导致宝宝消化不好。而缺铁则可导致宝宝消化能力减弱。
3.缺铁直接影响血红蛋白的摄氧功能,使氧不能及时供给到身体各组织器官,若组织缺氧,宝宝就会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等,更得使肌肉软弱无力。
4.宝宝一旦出现贫血,摄氧能力下降,就会影响智力发育。有研究发现,在生长过程中大人脑部的耗氧量占身体耗氧量的20%,而宝宝脑部的耗氧量占身体耗氧量的50%,而宝宝的记忆力减退或注意力不集中都与宝宝脑组织缺氧有关。
温馨提示:
给宝宝补铁的误区:
1.多吃红枣可以补铁:鲜枣经过晒干后成为红枣,鲜枣含维生素c是相当的,但含铁量是很低的。鲜枣晒干后的变成红枣,维生素和铁元素会大量流失,因此红枣是没有补铁效果的。
2.多吃菠菜补铁:菠菜在补铁的蔬菜中呼声很高,但菠菜的含铁量在叶子菜里不算高,且为非血红素铁,吸收率低,菠菜中含有大量的草酸,会影响铁的吸收。
3.多喝奶有益于补铁:牛奶虽然含钙量高,但它含铁量非常低,人体吸收率也比较低,所以我们能吸收利用的也比较低。
4.多吃鸡蛋补铁:蛋黄虽然含铁量高但它的吸收率仅为3%,因此,鸡蛋对因缺铁引起的缺铁性贫血是没有太大好处的。
5.用铁锅炒菜可以补铁:用铁锅炒菜增加的铁均为无机铁,而人体需要吸收的是有机铁,又被称为血红素铁,血红素铁在人体中吸收率为30%-35%。来自铁锅中的铁不是血红素铁,不利于吸收。
6.单纯的想通过食物补铁:补铁的关键在于吸收,想要达到理想的效果。简单的食物是很难做到的,需要荤素搭配,动物的肝脏、肾脏、猪肉、牛肉、羊肉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