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预防 > 预防接种 > 疫苗事件让朋友圈失控,家长究竟该听谁的?!

疫苗事件让朋友圈失控,家长究竟该听谁的?!

2017-03-14 来源:小豆苗育儿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可是,三个小时后,我发现文章被删。这时候,朋友圈《疫苗之殇是胡说八道》、《文盲都喜欢用“殇”字》、《捍卫民众的疫苗恐慌权》的文章开始刷屏,指责记者混淆视听、制造恐慌。我究竟该信谁?
  我是一个2岁孩子的妈妈,自从山东疫苗事件曝光以来,我的心情就像是坐过山车,刚被疾控的声明安抚下来,过了两天就被新的消息一下推到了悬崖边。
 
  《你沉默你就是帮凶——疫苗之殇》,我平静地打开了这篇已经刷爆朋友圈的文章,结果却是,一脸懵逼。
 
  那么多无辜的孩子,因为接种了问题疫苗一生都被毁了!我义愤填膺地转发了这篇文章,并且决定放弃原定的计划,明天不带孩子去打疫苗了。
 
  可是,三个小时后,我发现文章被删。这时候,朋友圈《疫苗之殇是胡说八道》、《文盲都喜欢用“殇”字》、《捍卫民众的疫苗恐慌权》的文章开始刷屏,指责记者混淆视听、制造恐慌。我究竟该信谁?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媒体,想说什么说什么,各有各的立场,却往往不是站在公众、站在真相的立场来发言。我为什么不去自己找一手资料、找可靠来源,自己判断、自己做决定呢?
 
  在一整天胡思乱想中,我决定自己来找寻答案。
 
  疫苗之殇?偶合反应?异常反应?
 
  仔细看了一遍《疫苗之殇》这篇报道,其实这篇内容跟山东非法疫苗事件没有关系,都是财新记者在2013年采写的稿件。
 
  这些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之前在上“妈妈班”的时候,医生讲过:在打完疫苗后,会有一种特殊情况,叫做“偶合反应”。
 
  什么意思呢?医生当时的解释是“打疫苗的时候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打完疫苗后巧合发病了。但这个发病跟疫苗本身没关系。”通俗地讲,比如孩子已经处于感冒发烧的潜伏期,只是症状没表现出来,今天无论打不打疫苗,都会感冒发烧。
 
  除了偶合反应,《疫苗之殇》里这些让人心疼的孩子,有可能属于打完疫苗后发生的“极其罕见的不良反应”,还记得在孩子2个月的时候,我带她去吃糖丸,医生都会让我们签一个知情同意书,说是糖丸可能会引发一种很罕见的异常反应,诱发脊髓灰质炎(但概率极低),特别是免疫力低下的孩子,必须家长同意签字才可以吃。
 
  每次带娃打疫苗之前,我和宝爸都特别谨慎,包括阅读知情同意书,跟医生反映孩子的健康情况,比如有点鼻涕能不能打疫苗之类的,每个细节都不敢有任何闪失,因为打疫苗不仅仅是医生的责任,也是每个爸妈的责任,为了避免这些事故的发生,我们都应该更加谨慎。
 
  疫苗是什么东西?
 
  经历了最近这几次信息轰炸之后,大家慌了、不知所措了,打疫苗忽然就变成了一件令人恐惧的事情。打疫苗真的安全吗?我想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下疫苗究竟是什么。
 
  有人说疫苗是“药”,有人说疫苗其实也是个“病毒”,到底疫苗是个什么东东?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查了一些资料,简单梳理如下:病毒进入了我们体内,首先会攻击免疫系统,打破免疫屏障。
 
  之后它们开始“大吃大喝,醉生梦死”,这时候体内的“士兵”抗体都闻声跑来了,可是寡不敌众,病毒照样大吃大喝,还顺便“生儿育女”……
 
  假设把免疫系统比喻为一支军队,而军队长时间不训练战斗力就会下降,那怎么训练这支特殊的军队呢?打疫苗就是最好的方法。
 
  人类把病毒进行减毒或灭活处理后,注入人体作为免疫系统的“假想敌”,刺激免疫系统与之斗智斗勇,直到胜利。
 
  时间久了,就算哪天真的病毒来了,免疫系统也能轻松秒杀。
 
  如果大家都不接种疫苗会怎样呢?
 
  “不打疫苗,孩子还好好的,打了疫苗就出事了!”身边很多朋友都表示:“不再相信疫苗了”。
 
  那么,如果大家都不接种疫苗会怎样?
 
  我在网上搜索了相关资料:74年前的中国,疫苗并没有普及,有1.4亿人每天受着各种疾病的折磨,病死率高达25%到30%,其中有41%的人死于传染病!每年婴儿的死亡率高达200%,全国人均寿命只有35岁。
 
  许多国家也曾经为“疫苗犹豫”而买单:瑞典1979年废除百日咳疫苗接种,数年后百日咳病例剧增,引发许多人死亡;英国曾经因一篇“疫苗引发自闭症”的论文而引起了全球范围的“抵制疫苗”运动,后来英国麻疹病例爆发,该论文也被撤销……
 
  尽管这些信息在网络上可以轻易搜到,但却成了被大部分人忽略的事实。
 
  打疫苗不仅是在保护自己,也是在保护别人。最近广东高发的流感病例就是最好的例子,很多人都认为“流感疫苗每年都要打,太没用了”,等生病了在医院排队挂号的时候也只是悻悻地想“是我倒霉吧,这样都中招!”
 
  这次是流感,下次可能是麻疹,是更多传染病。在来势汹汹的这些疾病面前,打疫苗永远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看到这类疫苗事件的发生,心情是很难冷静下来的。
 
  亲身经历了被舆论牵着鼻子走的迷茫和煎熬,也看到了无数和我一样的家长的担忧、困惑甚至恐慌,往往看到什么都相信就是“事实真相”,今天看到世卫组织发表官方声明,称山东疫苗事件中涉案的疫苗安全风险非常低,心里那块大石头终于落地。我对这起事件的看法,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这起事件所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并不是接种无效疫苗后感染病毒的风险,而是引起公众恐慌进而抵制疫苗,导致接种率的下降,使得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免疫屏障毁于一旦、让我们重新退回到在病毒世界中裸奔的风险。
 
  所以,肇事者是有罪的,必须得到严惩。希望政府可以加大力度追查、严厉打击这类违法犯罪行为,并严肃问责相关失职渎职部门,给我们一个交代。也希望这起事件中暴露出的监管漏洞,能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尽快完善监管机制,避免这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令人欣慰的是,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已经对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作出了重要批示,要求食药监总局、卫生计生委、公安部要切实加强协同配合,彻查“问题疫苗”的流向和使用情况。期待调查结果尽快公布。
 
  经历过这几天被各种媒体和自媒体的“煽动性摆布”之后,我更加明白:与其人云亦云道听途说,不如先静下心来,梳理所有的资料,学习更多的背景知识,用科学的态度去做判断,另外以后在打疫苗前要更加仔细核对信息,清楚地与医生沟通,做个理智的家长。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